go to top

創校與入學

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於大正11年(1922)創立,設立初期暫用臺北第一中學校(現建國中學)校舍,1926年4月校舍落成後轉移至古亭町(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本部),1927年正式將校名訂為「臺灣總督府立臺北高等學校」,簡稱之「臺北高校」。

1922年頒布的「臺灣教育令」,明訂中等以上教育機關(師範學校除外),取消日台差別待遇及隔離政策,開放日台共學。臺灣總督府以設立大學為最終目標,相繼設立高等學校以及帝國大學,完成高校─大學的高等教育體制。

舊制高等學校係以1886年發布之「中學校令」為起點,至1950年制度廢止之前的64年間,為與戰後新制高等學校區別,而稱為舊制高等學校。

舊制高校與新制高校雖同稱高等學校,分別位於6-5-3-3與6-3-3-4之教育體系框架,實際是兩種無法直接對應的制度。舊制高校乃是戰前與大學─特別是帝國大學─相連結但各自獨立的少數菁英教育階段,不論在教育目的、方式、學風、校風上都具有相當的獨特性。在高校─帝大的高等教育體系下,具有進入大學前的預備教育性質;學生一旦得擠進高校之門,其未來性自然備受矚目。

臺北高校設有尋常科與高等科之前後兩階段,尋常科每年招收小、公學校畢業生40名,行中學校程度之教育,不分組,修業四年後直升高等科。高等科除尋常科直升的40名,每年經由入學測驗,招收中學畢業或四年修畢者120名左右,行大學預備教育與高等普通教育,依學生志願,分文科與理科,又依主修外語之不同,分甲、乙兩類,甲類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德語為第二外語,乙類則以德語為第一外語,英語為第二外語。,修業三年畢業後,原則上可以免試直升全日本各(帝國)大學。

臺北高校是戰前除臺北帝國大學預科外唯一的大學升學管道,因此入學競爭相當激烈,高等科每年預定招生的160個名額中,每年錄取不到30名臺灣人,尋常科招收40 個名額,平均一年僅錄取4名臺灣人,被認是全臺灣升學的最大難關。

由於臺北高校具有帝大預科性質,畢業生幾乎全員進入大學,課程上置重外語能力的培養並得相當成效。再者,以優秀的教師陣容教育少數學子,又學生多數住宿,在自治生活中有同儕共同切磋琢磨而培育友情。如此良好的學習環境,稱臺北高校學生是「菁英中的菁英」並不為過。自1925年起,臺北高校就取代了總督府國語學校與醫學校,成為全臺灣頂尖菁英的養成所,而這些菁英也成為臺灣戰後社會領導階層最重要的來源之一。

昭和2年 (1927) 尋常科入學考題
昭和2年 (1927) 尋常科入學考題
日治時期學制,唯有高等學校畢業方可進入帝國大學就讀。
日治時期學制,唯有高等學校畢業方可進入帝國大學就讀。
興建中的本館(今行政大樓)
興建中的本館(今行政大樓)
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官制
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官制
昭和四年(1929)10月24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北高等學校校舍落成
昭和四年(1929)10月24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北高等學校校舍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