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菁英與近代臺灣
設置於殖民地的臺北高校,經歷日本統治中後期,以25 年的生命告終,原被期待成為國家、社會的菁英養成機關,因戰後改制而夭折;日治中後期誕生的臺北高校生在完成高等教育後,便已屆日本統治後期,意味著經由臺北高校─大學所培養出來的高知識份子,多數尚未發揮之前,便面臨時代變局。歷年台高生入學情況請見下表:
第1-18屆畢業生選讀大學領域列表
文政學部 | 理農學部 | 醫學部 | ||||||||||
---|---|---|---|---|---|---|---|---|---|---|---|---|
日本人 | 臺灣人 | 日本人 | 臺灣人 | 日本人 | 臺灣人 | |||||||
人數 | 百分比 | 人數 | 百分比 | 人數 | 百分比 | 人數 | 百分比 | 人數 | 百分比 | 人數 | 百分比 | |
東京帝大 | 268 | 28% | 37 | 26% | 63 | 20% | 3 | 7% | 10 | 4% | 14 | 4% |
京都帝大 | 351 | 37% | 57 | 40% | 27 | 9% | 4 | 10% | 21 | 8% | 23 | 7% |
臺北帝大 | 186 | 20% | 35 | 25% | 173 | 57% | 33 | 80% | 137 | 51% | 174 | 54% |
其他 | 149 | 15% | 13 | 9% | 43 | 14% | 1 | 3% | 99 | 37% | 112 | 35% |
合計 | 947 | 100% | 142 | 100% | 306 | 100% | 41 | 100% | 270 | 100% | 323 | 100% |
大抵臺北高校第1屆至第6屆畢業生在戰前較有發展之條件,也就是1928至1933年間高校畢業、1931 至1937 年間大學畢業者。第7 屆之後雖如楊基銓(第10屆,1940 年大學畢業)迅速躍升總督府高等官之例,但多數歷過三至四年大學後便已進入戰爭時局,甚至面臨政權與體制的轉換。
經歷臺北高校─大學的畢業生,無論日、台人在戰前僅早期數屆較有發揮空間;臺灣人即使是接受高等教育者,在臺灣卻難進入官廳、擔任教職,而另從事醫業、實業或任職法曹等臺灣社會最為重視的行業,並以此獲致成就。
臺北高校─帝大畢業生與戰後醫學領域列表
臺灣省醫學會歷屆理事長 | |||
---|---|---|---|
屆別 | 理事長 | 任期 | 畢業學校 |
1-9 | 杜聰明 | 1946─1971 | 總督府醫學校─京都帝大 |
10-11 | 魏火曜 | 1971─1977 | 臺北高校─東京帝大 |
12 | 邱仕榮 | 1977─1980 | 臺北高校─臺北帝大 |
13 | 彭明聰 | 1980─1983 | 臺北高校─臺北帝大 |
14 | 宋瑞樓 | 1983─1986 | 臺北高校─臺北帝大 |
15 | 楊思標 | 1986─1989 | 臺北高校─臺北帝大 |
16-17 | 林國信 | 1989─1992 | ─ |
18 | 黃伯超 | 1992─1995 | 臺北高校─臺灣大學 |
臺灣大學醫學院歷任院長 | |||
---|---|---|---|
任別 | 院長 | 任期 | 畢業學校 |
1 | 杜聰明 | 1946─1947 | 總督府醫學校─京都帝大 |
3 | 杜聰明 | 1948─1953 | 總督府醫學校─京都帝大 |
2 | 嚴智鍾 | 1947─1948 | 第一高校─東京帝大 |
4 | 魏火曜 | 1953─1972 | 臺北高校─東京帝大 |
5 | 李鎮源 | 1972─1978 | 臺北高校─臺北帝大 |
6 | 彭明聰 | 1978─1983 | 臺北高校─臺北帝大 |
7 | 楊思標 | 1983─1985 | 臺北高校─臺北帝大 |
8 | 楊照雄 | 1985─1987 | 臺北高校─臺北帝大 |
9 | 黃伯超 | 1987─1991 | 臺北高校─臺灣大學 |
實際經歷「臺北高校─帝大」學歷路徑者,在戰後長期左右臺灣的醫學界與醫學教育。除了相當多畢業生擔任臨床或基礎醫學教授外,各醫學學會為學術交流與醫師繼續學習的重要場合,「臺灣省醫學會」扮演臺灣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最重要的綜合性領導角色,咸由臺北高校─帝大出身者主持或發創,可知該系統出身者在戰後醫學領域的重要性。
臺灣大學醫學院則為戰後長期領導醫學教育發展的重要醫學教育機關,其第10 任院長(陳維昭)以前都是日本時代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識菁英。
王育德所云「我的朋友們在臺灣醫學界建立起堅固地盤,就連殘暴的國府政權也不敢輕易染指他們」,是為經歷時代風波者確鑿之言;大抵醫學與教育同非權力與利益集中之處,且臺灣人習醫者眾、社會地位高,得成為一塊自主發展的空間。經歷政權轉換與初期的混亂,在舊制教育下養成之台籍菁英,即便在不利的環境下,仍與近代臺灣之關係益愈深刻。
台籍菁英在醫學界建立起堅固地盤,在其他領域卻也是優異份子輩出,臺北高等學校在菁英選拔關卡上,確切扮演了嚴選人才的功能,其教育對象均為戰前已然篩選過之極度菁英者,且視之為日後國家社會指導人,結果戰後台籍菁英即使處在劣勢環境,能憑藉自身條件與能力獲致成就,並與臺灣建立深厚關係,可歸因於高校的人才選拔與培養。
職銜╱中華民國總統
職銜╱行政院副院長
職銜╱司法院副院長
職銜╱監察院副院長
職銜╱立法院院長
職銜╱司法院副院長
職銜╱考試院副院長
職銜╱衛生署長
職銜╱衛生署長
職銜╱臺北市長
職銜╱前考試院考試委員
職銜╱高雄縣長
職銜╱司法院大法官
職銜╱司法院大法官
職銜╱司法院大法官
職銜╱司法院大法官
職銜╱總統府資政
職銜╱大同公司創辦人
職銜╱作家
職銜╱臺大醫院院長
職銜╱台大醫學院院長
職銜╱世界衛生組織顧問
職銜╱經濟學家
職銜╱臺語學者
職銜╱國立臺灣大學文學系教授
職銜╱詩人
職銜╱牧師
職銜╱圖書館學家
職銜╱醫師
職銜╱醫師
職銜╱總統府資政
職銜╱前臺大醫學院院長
職銜╱和信醫院院長
職銜╱醫師、畫家
職銜╱高雄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