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悠長的對話


面對現實與理念的對立或拉扯,本校師生選擇積極行動,抵抗橫逆或不義的處境。各個時代的師大人,承繼著探問事實的能量,持續投身社會,與世界對話。

3.1 校園學潮與民主思潮

1930年9月,臺北高校高等科學生認為校方未徹查事實,便嚴懲學生之作法失當,因而發起集體罷課行動,顯見臺北高校校風自由,學生追求自主也勇於發聲。至戰後初期,歷經時代轉折、學制改變與思想衝擊,直接或間接導致1946年的臺北高中大罷課及1949年的四六事件。如今,經過數十年的民主化歷程,透過逐步公開的檔案史料與歷史文物,讓我們得以追尋更完整且多視角的校史面貌。

3.1.1 臺北高校高等科同盟休校事件

1930年,臺北高校一名即將遠征日本的棒球部主力游擊手因考試作弊,以及另一名以筆名購買香菸、被販賣部誤認為詐騙的學生,雙雙受到退學處分。高等科學生認為校方未徹查事實便嚴懲學生的作法失當,向校方提出陳情卻遭駁回,再加上對於部分教師不滿的情緒,遂於9月10日發起罷課行動,固守學寮。

罷課進行時,各家報紙刊載事件始末及學生的聲明書。《臺灣新民報》指出學生罷課並非無理,要求校長引咎辭職;《昭和新報》呼籲校方與其考慮如何處罰學生,不如思考如何教育英才;《新高新報》則完全站在學生一方,痛陳校方將責任歸罪學生、不知檢討;《臺灣日日新報》將學生置於不利的位置,但投書與評論內容都籲請校方從寬處置,反映出社會對於學生聲音的重視。

同時,學校也數次勸導學生結束罷課、與學生代表進行會談等,卻不見成效。終於在9月10日晚間,一名自由派的教授在警察抵達前馳赴宿舍,擊破窗戶連喊「快走!快走!有大事發生了!」學生才奔出宿舍,群集於操場、蠻聲高唱校歌後解散。

因學生處置問題,校內教師也形成兩派對立狀態,其中2名自由派教授因此去職。事件發生後,校方公布的懲處名單包括19名無限期停學者及3名退學者。但實際上,校方在不久後便讓停學者復學,退學者也在測驗後發給畢業證書。換言之,遭懲處的學生並未受到真正的處分。

3.1.2 臺北高中大罷課

二戰後,因著對於教育問題的不滿,學生的抗爭層出不窮,與軍警衝突不斷。在這樣的氛圍下,臺北高中的學生也在1946年6月21日,針對升學改革、職員肅正與學校存立等問題,向校方及當局提出請願,並發動集體罷課。

臺北高中一、二年級逾300名罷課學生,提出二年級學生通過升級測驗後可編入三年級、保留直升大學權利、以及與師院共用校舍等議題。

6月30日,由請願學生組成的「臺北高中學生自治會」,再向父兄會寄發以日文書寫的「臺北高級中學緊急父兄會開催謹告」,期引入家長的力量。7月1日,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代表至臺北高中懇談,接受學生訴求舉行學年試驗,合格者便可升級,學生即中止罷課。最終,臺北高中首任校長張金潤辭職,改由師院校長兼任,直至1949年臺北高中停辦為止。

3.1.3 白色恐怖的濫觴

終戰初期,臺灣社會普遍歡欣期待新的生活。然而,物資缺乏、物價大漲,社會秩序嚴重惡化,導致民怨四起。臺北高校畢業生,如王育霖、王育德、鍾浩東、許強、郭琇琮等人,因思想不見容於當局而失蹤,或遭逮捕、監禁和處決。

1949年3月20日晚間,師院與臺大學生因單車雙載遭警察拘捕、毆打,引發兩校學生不滿並請願要求警方釋放被扣學生。3月29日,兩校學生與臺北中等以上學校的學生自治會,聯合舉行青年晚會,團結學生力量。4月6日凌晨,警備總司令部以學生「張貼標語,散發傳單,煽惑人心,擾亂秩序,妨害治安,甚至搗毀公署、私擅拘禁執行公務之人員」為由,包圍師院男生第一宿舍,並逮捕300餘名師院學生、20餘名臺大學生。

逮捕事件之後,師院依省政府要求暫行停課。4月8日,在省政府的督導下成立「師範學院整頓學風委員會」,並透過學生學籍重行登記辦法及學生甄審辦法,重新審核學生資格。被捕學生雖然大多數分批釋放,但被除名者多達36人。名列「黑名單」的學生展開流亡,後來被逮捕槍決或處以重刑者不乏其人。

其後,師院強化訓育管理,校風漸由自由開放轉趨保守,學生社團活動亦大受限制。自主性活動轉趨沈寂,反共教育深入校園,學術自由深受干預,社會言論自由之風氣頓失,顯示此一事件影響臺灣教育與學術發展至深且巨。

3.2 積極溝通•正向對話

1990年代起,隨著臺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並朝向自由化民主化的方向前進,各大學也開始關注過去在威權時代下的校園事件,並重啟調查研究。本校在校園民主化亦不遺餘力,如1993年辦理首次校長遴選、1996年成立學生會、1996年起對四六事件展開調查並進行相關平反措施等。

而由校內師生發起的校園文化資產保存運動,成功保留了舊建築與老樹;創立近70年的師大青年社,則持續作為學生與學校間溝通的橋樑。這些基於反思、發自熱情、盡力協商的嘗試,就是推動本校與社會一同前進的重要力量。

3.2.1 大學自主、學生自治

1992-1993年 校園民主化的先例-首位自選大學校長

早期公立大專院校校長皆為官派,1990年代,學界出現大學自主、教授治校的呼聲,以促進校園民主和大學的發展。1992年底本校校長任期即將屆滿,校內師生發起聯署,要求新任校長改由遴選產生。

1993年3月,本校校長遴選委員會正式啟動,最終推選出4位候選人,並舉行公開座談會,邀請教職員生與候選人進行詢答。同年6月完成投開票作業,呂溪木教授當選第9任校長,為本校第一位自選校長。

1996年 成立學生最高自治組織-臺師大學生會

校園自主與民主的風氣亦向下延伸至學生自我管理的層面;同時,「大學法」增修條文規定,學校應輔導學生成立自治團體,給予參與校務發展的機會。1995年的全校學生社團會議中,決議成立「師大學生會籌備小組」,推動學生自治會成立。

1996年,學生會籌備小組推選學生代表、教師代表及行政單位代表,共同擬定學生自治會組織章程。同年6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自治會」正式成立。2019年,再更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會」。如今,學生會一方面積極關注社會議題,維護學生的權益與福利;另一方面也協助行政單位,透過各種方式凝聚校園內部力量。

3.2.2 掀開歷史,正視四六

隨著臺灣政治民主化,許多戒嚴時期的禁忌一一被挑戰。自1995年起,本校與臺大學生開始要求校方公開四六事件的相關檔案,1996年,本校文學院與相關團體先行推動四六事件調查作業,再進一步與臺大、監察院共同聘請學者與學生代表組成「四六事件研究小組」。同年4月6日,來自本校與臺大共7個學生社團共組「四六事件平反委員會」並公布學生版調查報告,呼籲兩校四六事件調查小組應加速腳步,並提出將事件載入兩校校史、對受難學生贈予榮譽學位作為補償、於兩校校園立碑紀念、訂4月6日為「臺灣學生日」等訴求。

1997年,本校四六事件研究小組公布研究報告,考察事件起因、經過及影響,並建議將本案移交監查院調查,為受害學生平反。1999年3月,本校舉辦四六事件資料展,並透過校園導覽重現歷史事件;同年5月,召開「四六事件紀念活動及受害學生座談會」。2001年1月,教育部長曾志朗代表政府正式向受難學生及家屬道歉,聲明該事件與共產黨的滲透顛覆無關,而是基於社會正義的訴求,事件受難者終於得到平反。6月8日,簡茂發校長於畢業典禮上,追贈四六事件受害者名譽學士學位證書。

此後,每年皆有學生自發舉辦四六事件相關紀念活動,本校也於2016年重新增修校史並納入四六事件。

3.2.3 協商對話,永續共榮

1996-2005年 校園文化資產保存運動

為增加教學空間,本校曾於1996年擬拆除樂智樓、文薈廳及行政大樓東側建築,並砍除鄰近老樹,規劃新建「樂智大樓」。經歷數年的討論,2003年進入白熱化階段。正當準備進行舊建築拆除作業之際,主張保留歷史建物和老樹的師生,在樂智樓前方廣場發起「校園空間、老樹暨歷史建築關懷團隊聯署活動」,分享關於校園文化景觀的調查結果,並向臺北市政府提出古蹟勘查鑑定。同年,文薈廳、行政大樓、普字樓及禮堂正式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使樂智大樓興建計畫暫緩。至2005年停止興建計畫,校園內豐富的歷史風貌與人文風采得以存續。

1953年迄今 獨立辦報、致力紀實的師大青年

創立於1953年的師大青年社,原名「師院青年編輯委員會」,每月出版一份報紙型的學生刊物《師院青年》。1955年,編輯委員會改組、易名為「師大青年社」,社團刊物則改名《師大青年》。

師大青年社的新聞報導或文章全由學生製作,可從中了解學生對學校政策的態度。從報導定向、素材搜集、編輯排版、印刷出刊到派報,所有流程皆由社員分工包辦。當新媒體成為主要的新聞媒介後,師大青年社也轉型,改以「師大青年報」網站傳遞校園動態,讓不同的聲音能夠即時地被聽見,增強學生獨立媒體的功能。

《展品介紹》

3.1 校園學潮與民主思潮

H0 涂炳榔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精華中文版),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5分7秒

1929年生於嘉義朴子的涂炳榔,為本校第一屆藝術系(今美術學系)學生。涂炳榔就讀師院期間,曾參加臺語劇社,社團演出許多左翼劇本。四六事件發生時,涂因不在宿舍而逃過一劫,但終究沒躲過牢獄之災。

同年(1949)暑假,涂與幾位同學在讀書會上閱讀左派書籍,討論社會時局與青年出路。1952年,他在嘉義朴子被捕;7月22日,被以「連續參加叛亂之集會」為由判處10年有期徒刑。判刑後被關押在新店安坑軍人監獄。因為會畫畫,他經常負責畫活動文宣或賀卡。家人定期寄錢與食物、用品給他,父母也自嘉義北上探望80幾次,更留下數不清的家書。

1962年出獄後,涂炳榔先在國中教美術,婚後搬到高雄,在難友李天生經營的大榮鋼鐵廠任職,又轉任大華企業服務。離開大華後,應同窗楊英風之邀,他參與數個藝術景觀工程專案。後來全心投入繪畫,並積極投入人權活動。

H1 臺北高中緊急父兄會開催謹告,1946

1946年6月21日,臺北高中因學制、升學,以及設立師院造成的學校存廢問題,爆發全校300名學生集體罷課的抗議事件。事件發生後9日,以臺北高中一、二年級學生為主的「臺北高級中學學生自治會」,發出這份以日文書寫的緊急通告,訂於7月5日上午在講堂舉行父兄大會,借助家長之力,解決學校面臨的問題。

H2 師院整頓學風委員會整頓計畫公文,1949

四六事件發生後,謝東閔去辭師院校長一職,省政府改派劉真先生代理。1949年4月6日起,師院依省政府要求停課、聽候整頓,學生一律重行登記以待復課;4月8日,師院在省政府的督導下成立「師範學院整頓學風委員會」,重新審核學生資格。這份公文為省政府主席陳誠親批之「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整頓計畫」與「臺灣省立師範學員學生甄審辦法」。

H3 許強自白書,輸出品

許強為臺北高校第9屆理科乙類畢業生(1933年入學),1940年自臺北帝大醫學部畢業。1946年獲日本九州大學醫學博士,同年升任臺大醫學院副教授,次年任臺大醫院第三內科主任、院務改革委員會委員。許強曾於1946年聯繫上海臺灣同鄉會及中國共產黨地下黨組織,日後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也曾與臺大醫院部分醫生祕密研習關於左翼理論的讀書會。1950年5月13日,許強遭到逮捕,同年底執行槍決。

H4 黃榮燦檔案,輸出品

1947年,從上海左翼報社來臺的藝術家黃榮燦以木刻版畫〈恐怖的檢查〉,刻畫二二八事件發生當下的景象,表達對社會的批判、關懷與悲憫之情。1948年8月,黃榮燦接下師院藝術系講師一職,教授素描與版畫。1951年12月,於師院教職員宿舍被捕入獄。透過檔案可知其遭國防部軍法局以《懲治叛亂條例》判處死刑,指控他「曾參加匪幫外圍組織的木刻協會」並從事反動宣傳等。1952年11月,黃榮燦於臺北馬場町刑場遭槍決,年僅32歲。

H5 《新英文法》,1986

《新英文法》作者柯旗化是知名的英語教育家、作家及詩人,亦為白色恐怖受難者;其一生前後共17年在獄中度過。柯旗化於1946年6月進入師院英語專修科就讀,在學期間曾親歷四六事件,1949年6月大學畢業後返回家鄉高雄執教。1951年被懷疑思想左傾而遭逮捕,在綠島服苦役及接受思想改造約2年。1961年受他案牽連二度被捕,審訊人員因其名有「意圖改換國旗」之嫌,以「預備叛亂罪」之罪名羈押感訓,直到1976年出獄。


3.2 積極溝通,正向對話

I1 四六事件五十週年紀念水晶座,1999

1999年為四六事件五十週年,本校於5月29日召開「四六事件紀念活動及受害學生座談會」,並製作此一底座具有「維護歷史尊嚴/還原人性本色」字樣的水晶座。水晶中央印有校徽,以6個鏤空圓孔圍繞之,作為四六事件紀念物。

I2 四六事件名譽學士學位證書樣張

2001年,簡茂發校長於畢業典禮頒贈毛文昌、樓必忠、薛愛蘭、莊輝彰、樓高等5位四六事件受害學生名譽學士學位證書。證書內容有學生姓名、出生年月日、在學起迄時間及院系名,並敘述該名學生「因政治因素未能完成學業」,經校務會議議定授予學位證書。

I3 省師大時期校園模型,1960年代

此模型展示省師大時期校本部及圖書館校區(今和平校區I及和平校區II)校園建築的分布情況。在持續近10年(1996-2005)的樂智大樓興建爭議中,經過校內師生與社會各界的關切與努力,樂智樓、文薈廳建築本體及周圍生態景觀始得以保存至今。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