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長河裡的每一道灣,不僅為故事掀起一波波的浪潮,也推動了本校悠久的歷史。本校位於和平東路兩旁的校區,從一百年前古亭町的稻田耕地,到如今車水馬龍的繁忙路口,校園經歷多次的拆除與改建,使得地貌不停轉變。無論是日治時期的紅磚煉瓦,或是舊圖書館改建留下的古典門柱,都是歷史長河在這塊土地所留下的痕跡。看著舊時的地圖、文物及照片,你是否也穿越回到了百年前這趟旅程的起點呢?
從早期到現代的校園平面圖、影像和文物,可以發現百年來的校園建築幾經更迭,不同時期師生對於學校的印象,常停留在就學就職的年代,存在著廣泛而多元的認知,各異其趣。
1920年代,臺灣總督田健治郎實行各種改革,其中在教育方面,第二次《臺灣教育令》於1922年公布後,臺灣的學制與日本內地趨於一致,更加完整與系統化。同年,日本依據《高等學校令》,在臺灣設立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而後於1927年改名為「臺灣總督府立臺北高等學校」(簡稱臺北高校),包含四年制尋常科、三年制高等科,為當時全日本38所菁英養成高校之一,也是臺灣唯一一所高等學校。日治時期約有2千多名畢業生,其中臺灣人約占四分之一。
舊制高等學校屬於高等教育的一環,與日本現行的新制高等學校截然不同,目標為培養最菁英的學生進入帝國大學等校就讀。
最初,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借用臺北州立第一中學校(今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部分空間進行教學,直到1926年新校舍落成後才將學校遷至古亭町,校址即今本校和平校區所在位置,由當時的校園配置圖,可發現與現在的校園相似之處。今日本校的代表性建物,如行政大樓(昔本館)、普通大樓(昔普通教室)、禮堂(昔講堂)與文薈廳(昔生徒控所),便是由臺北高校時代留存至今。
1937年7月中日戰爭爆發,戰事逐步影響學校的日常運作,直至太平洋戰爭的尾聲,臺北高校師生陸續被編入軍隊,從事防禦美軍登陸的工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百廢待舉,行政長官公署原規劃設立文史專科學校,後改為籌備臺灣省立文學院,由於臺北高校具備大學預科的性質,校舍、設備及圖書皆較完善,因此被選定為籌備校址。然原定就任校長的周予同遲未赴任,且社會急需大量中等教育師資的培育,故再改為籌設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劉真校長曾稱:「師範學院的前身原為日治時代之臺北高等學校」。而臺北高校在校學生則由1945年12月改制後的「臺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簡稱臺北高中)接收,臺北高中至1949年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後停辦。
師資培育攸關國民教育,影響國家發展。戰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填補因大量日籍教師遣返而出現的中等教育師資缺口,以及致力臺灣教育及文化的重建,於臺北高校校園擘劃籌備臺灣第一所培育中等學校師資的教育機構「臺灣省立師範學院」。
1946年6月5日,師院正式啟用關防,並借臺北高中校舍辦學,校長及教職員相互兼任師院及臺北高中職務。1949年臺北高中停辦,師院接管所有校舍、校地、設備財產及沿用部分教職人員,財產交接清冊中詳載移交給師院的簿冊、圖書、各學科設備儀器等,大大彌補了戰後各項匱乏的教學資源。
1951年,師院獲撥圖書館校區、師大路一帶土地,得以新建校舍;多位著名學者也獲邀至各系任教,使師資更加充實。1946至1955年間,師院每年培育近300名中學師資分發至全臺各地中學,不僅紓解戰後師資荒的問題,更為中等國民教育奠定基礎。
冷戰初期,在政府與美援的資源挹注下,師院成立家政教育系及工業教育系。同時,亦配合政府對華僑的教育政策,開辦「華僑師資專修班」以及接受海外僑生分發升學。
1955年,師院在「師資第一,師範為先」的政策主張下,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簡稱省師大),肩負師範教育及大學教育的雙重任務。其後奉令成立夜間部補習班(今進修推廣學院前身),加強在職中學教師的研習訓練與輔導工作。此外,校方為回應中等教育場域的需求,在學院的基礎上,陸續增設或細分科系,加深個別領域學生的專長項目,健全師資素質。
1960-1970年代,臺灣經濟繁榮,為提高國民教育水準、適應國家發展之需,政府將資源投入各級學校教育。本校的人員編制與經費皆有所提升,校務蓬勃發展。
1967年配合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稱臺師大);同年更獲政府撥予今日公館校地(原臺灣省農林廳蠶業改良場)。再加上1970年獲教育部向世界銀行申請之部分教育貸款,本校得以興建理學院大樓,更添購實驗儀器、增建實習工廠、修整校園環境等。
配合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及1979年公布施行「師範教育法」的施行,本校一方面增設各學系、研究所及教育研究中心,以強化教學研究品質,另一方面也培育社會所需的現代化工業技術人才,為社會造就優質的工作人力。
1980年代中期,校方大舉整建校舍空間;同期,解嚴後的民主化浪潮也吹進校園,讓本校在地貌建築與校園風氣上都產生顯著的變化。
1994年,「師範教育法」修訂為「師資培育法」,教育部逐漸改變師資培育政策,讓各大學均可藉由申請設立教育系所及教育學程,培育中小學教師。
面對師資來源漸趨多元,本校除強化師培優勢,也大幅調整院系結構、整合校院資源,並規劃學術研究重點領域,致力發展為具有國際視野的綜合型大學。如今本校擁有9學院、63系所,學生畢業後的出路也愈趨多元。
總而言之,師資培育雖已非本校唯一的教育目標,但師大人對於自我的期許與要求,始終維持著「止於至善」的信念,從容面對時代的挑戰。
校徽、校歌與校訓代表一所學校的開創精神、歷史傳統與文化累積。透過本校各時期校徽、校歌及校訓的解讀,除了可以勾勒出百年之間的變遷輪廓,也能從中看見本校在不同時期所承載的責任及自我期許。
百年來,本校的校徽自最初的正三角形,轉變為倒三角形,到現今的正圓形,形色各異的校徽,藏有不同時期代表學校精神的表徵。
藏有芭蕉端正豐滿的闊葉、亭亭而立的椰子樹葉尖等自然元素的臺北高校校徽,係由著名畫家、時任臺北高校圖畫科教師的鹽月桃甫所繪製,除呈現日本人對臺灣風土意象的詮釋,更流露對於年輕學子自由求知的期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藝術學系(今美術系)校友蘇茂生教授為母校設計了新的環型校徽,並使用至今。本校校徽將師資培育時期的特色元素,具體化為6個木鐸,取其具有振聾啟瞶之意,放射排列為一圓環,象徵齊頭並進,同心協力,共臻教育「止於至善」之境。圖案中央為「師大」二字,另有黃色「台」字,代表「臺師大」的簡稱。全部構圖呈現有如一欣欣向榮,盛開之花朶,是為本校力求融合古典於現代的一種體現。
1952年,劉真校長以修身準則為基礎,為學校訂下「誠、正、勤、樸」的校訓。「誠」是不虛偽、不欺妄,凡事能做到始終如一、擇善固執;「正」是不偏私、不枉曲,凡事能做到光明正大,貞固剛毅;「勤」是不怠惰、不因循,凡事能做到自強不息、鍥而不捨;「樸」是不奢糜、不浮華,凡事能做到質樸無華,闇然尚絅。
劉真校長希望在潛移默化之中,將「誠、正、勤、樸」印入師大人的腦海,因此「誠、正、勤、樸」也成為本校文學院大樓命名的來源。
臺北高校時期的校歌不只一首,但以第一校歌《獅子頭山》最常為當時的學生與校友們傳唱。奠定臺北高校自由與自治校風的三澤糾校長,除透過歌詞描繪經典的高校生活場景,也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他對學識及自由精神培養的重視。
師院校歌誕生於1948年,由李季谷校長作詞。透過「教育國之本,師範尤尊崇」、「學成期大用,師資責任重」兩句歌詞,可知培育中等教育師資,實為本校的首要任務。改制為省師大之際,也因應增設的系院,將歌詞中的「系分科別」微幅修改為「院分系別」。
如今本校轉型為綜合大學,發展格局已超越校歌所描繪,因考量各年代校友對校歌的情感,於2019年5月成立「校歌專案小組」,決議校歌朝曲調保留、重新賦詞方向修訂,並組成「校歌新版歌詞專家學者會議」,進行專業創作及修訂。
歷經兩年多的行政程序及意見徵詢,2021年11月24日校務會議通過「校歌新版歌詞」,「1948年版」校歌歌詞仍保留與傳唱,將綿延百年的歷史時空變化融入其中,並更專注於當下的願景。
本幅臺北高等學校配置圖出自1934年出版的《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一覽》。圖中可見臺北高校第二任校長三澤糾任內(1925-1929年)相繼建成的新校舍:普通教室、生徒控所、理化教室、本館、體育館、講堂、寄宿舍與游泳池。
財產目錄清冊詳列臺北高校交予臺北高中接收的物件。師院成立後,除與臺北高中共用校舍,亦利用臺北高中所有設備,包括辦公室20間(含事務設備)、教室25間、實驗室20間(含儀器標本)、游泳池1座、圖書室8間、圖書32,451冊、醫療室3間、學生宿舍252間、教職員住宅176間。
1950年代,本校陸續獲得美國國際合作總署(ICA)的技術與資金協助,除持續深耕中學學科師資培育,並與美國合作推動工業技職教育及家庭婦女工作教育。這張木椅原屬於省師大理化系,椅面下方的財產標籤可見「中美合作」的圖樣。
1955年,師院獲准改制為省師大,師院校長劉真續任省師大校長一職。省師大成立典禮選定在該年校慶日於禮堂舉行,副總統陳誠、臺灣省政府主席嚴家淦、教育部長張其昀等各級長官皆為座上賓。
1955年,本校成立國內首座「視聽資料館」(後更名為「視聽教育資料館」),推廣視聽教育。1958年《英文概況》收錄工教系學生在工坊製作藤竹製品、家政系學生實習縫紉、師生進行視聽教學課程的情景。
1950年成立的臺師大管樂隊,由音樂系學生及各系音樂好手組成,利用寒、暑期至全臺各地進行巡迴公演。這面結合臺師大校徽及管樂器圖案的絨布錦旗,是為紀念1968年的暑期環島演出而製作。
今日禮堂旁的校訓石碑最初為臺北高校三澤糾校長銅像,戰後銅像佚失,校方決定在校訓誕生的1952年,正式將原銅像基座改為校訓石碑。當時石碑上的校訓勒石為41級畢業班同學共同致贈學校的禮物。1985年,石碑頂部加上此木鐸。
臺北高校在1929年發行的校園歌曲蟲膠唱片,由日本古倫美亞唱片公司(Columbia)臺灣分公司出品,收存校內音樂部吹奏、錄製的第一校歌《獅子頭山》與第二校歌《南方之島》。本校圖書館已委請本校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協助轉錄為光碟。
1986年,臺師大菲律賓校友會鑄造印有校歌(1948年版)及省師大時期校徽的銅板贈予母校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