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備受家人期待的臺北高校新生葉星橋,因緣際會下遇見與其志同道合的同學雲太郎,秉持其二人對於文學的熱愛與追求,一起成立了高校新編輯部的過程。本作透過此故事作為主軸串聯本校相關歷史文物,體現臺北高校自由自治的學風。
描寫自美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臺北高校學生作為臺籍學徒兵的所見所聞,並透過故事引領讀者深入了解在臺北高校菁英教育環境下學生的思潮革新與對戰爭的辯證。
1945年3月、太平洋戦争末期。台湾沿岸を警備するために軍事動員された全国の学生たち。台北高等学校高等科一年生だった伊藤圭典氏が日記に綴った、陸軍二等兵として過ごした163日間の記録。
「臺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乃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改制而來,戰後,臺北高校改制為臺北高中,並於1946年6月起,與「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共用同一校地,卻在1949年7月決議停辦。
臺北高中僅於歷史上存在的短短五年時間,正面臨新舊政權的交接之際,隨著新政權而來的新學制、語言與文化,改變了臺北高中的命運,而生存於新舊時代的夾縫之間的臺北高中,更可說是在同時期中等學校、甚至全島教育機構中,最能觀察到時代轉換之影響者。
竹內昭太郎,日治時期出生於台灣的日本人。一九四五年時就讀於臺北高等學校。這所保證直升帝大的菁英高校,日後同學們名人輩出。大戰末期,他們以「未來國家社會菁英」的身分,被徵調到草山、竹子湖、七星山一帶,充當「學徒兵」,徒勞地挖掘著防空洞和戰壕。
從作為天之驕子的台北高校生,到「剛開學就入伍」的學徒兵生活,戰時的經歷、戰局的流言蜚語、台北大空襲、終戰後的台灣社會風情,以及台日友朋們在時代淘洗下的不同際遇,都在年輕的心靈裡留下無法磨滅的痕跡。
本書既是作者親身經歷大時代的回憶點點滴滴,也栩栩如生再現了一九四五年前後的台北。透過作者幽默與情感兼具的文字,熟悉的地景,青春年華的高校生,台北的生活風物、街衢道路、店鋪建築,渲染著彷彿宮崎駿動畫般的風采,再現了日本戰敗這一年間「敗戰的台北」,是一部帶著溫暖回憶的紀實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