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繁葉茂 文學發光-他人研究余光中教授作品精選
一、傳記
傅孟麗(1999)。茱萸的孩子: 余光中傳。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二、期刊文章
張春榮 (民104),余光中的精麗雄奇,國文天地,31卷3期總號363,頁70-73。
須文蔚 (民104),1960~70年代臺港重返古典的詩畫互文文藝場域研究--以余光中與劉國松推動之現代主義理論為例,東華漢學,21期,頁145-173。
鄭介平 (民104),余光中〈我的四個假想敵〉譬喻修辭探析,中國語文,116卷5期總號695,頁55-69。
陳燕玲 (民104),生殖性的情慾想像--論余光中水果詩中的情慾書寫,臺灣詩學學刊,25期,頁185-211。
駱寒超 (民103),余光中詩藝表現策略的流變軌跡,文化雜誌,93期,頁123-127。
高大威 (民103),比較視野下的修辭思維:余光中論現代中文的歐化現象,政大中文學報,22期,頁131-157。
李金坤 (民103),白璧微瑕說〈鄉愁〉--余光中〈鄉愁〉「方」字臆解及其它,國文天地,30卷5期總號353,頁76-79。
黃維樑 (民103),余光中《大衛雕像》三讀,乾坤詩刊,69期,頁124-127。
黃維樑 (民102),余光中《唐詩神遊》導遊,國文天地,29卷5期總號341,頁69-74。 (民102),余光中教授訪談:翻譯面面觀,編譯論叢,6卷2期,頁165-205。
陳幸蕙 (民102),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文訊,332期,頁44-50。
丁旭輝 (民102),余光中詩作的古典傳承與開創,國文學報,17期,頁31-59。
吳怡萍, & 陳俐縈 (2012).A Relevance-Theoretic Account of Rhythmic Proclivity in Yu Kwang-chung;The Night Watchman;. 翻譯學研究集刊, 15, 99-126.
林明理 (民101),簡潔自然的藝術風韻--讀余光中的鄉土詩,海星詩刊,5期,頁16-19。
劉正偉 (民101),試論余光中詩中的鄉愁,聯大學報,9卷1期,頁143-156。
吳志廉 (民101),「墜入羞怯得非常古典的愛情」--探討余光中《蓮的聯想》之古典技巧,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10期,頁1-35。
須文蔚 (民100),余光中在一九七○年代臺港文學跨區域傳播影響論,臺灣文學學報,19期,頁163-190。
蔡豐全 (民100),余光中〈秦俑--臨潼出土之戰士陶俑〉詩藝特色,復興崗學報,101期,頁153-166。
陳俐縈, & 吳怡萍 (2011).Self-Translation and Identity in Yu Kwang-chung & apos;s The Night Watchman. 應用外語學報, 16, 35-56.
黃昱升 (民100),現代詩的晦澀與明朗--洛夫、余光中塑造的「李賀」,語文瞭望,1期,頁95-118。
徐錦成 (民100),論余光中的運動詩,運動文化研究,16期,頁7-31。
陳傳興、楊力州、王盛弘、楊佳嫻、陳懷恩、凌性傑等人 (民100),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紀錄片,印刻文學生活誌,7卷7期總號91,頁30-46+48-55+58-66+68-75+78-86+88-101。
羅任玲 (民99),與南臺灣的波浪相連--「完美主義者」余光中,文訊,302期,頁74-78。
謝世宗 (民99),遇見他者--余光中的旅美詩作與其國族認同的形塑,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1期,頁113-138。
張加佳 (民99),余光中神話詩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21期,頁85-107。
張俐璇 (民99),向「傳統」借火:一九六○年代臺灣「現代」詩畫的遇合--以劉國松、余光中為論述核心,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44卷2期,頁85-103。
謝育爭 (民99),從修辭看余光中〈尋李白〉,國文天地,26卷2期總號302,頁81-85。
郭詠茹 (民99),咀嚼鄉愁文字的魔術書--余光中《望鄉的牧神》,明道文藝,410期,頁72-76。
古遠清 (民98),關於大陸學者研究余光中及「余光中熱」形成諸問題--回應高準〈糾正與再申論〉,傳記文學,95卷5期總號570,頁106-110。
林秀華 (民98),余光中鄉愁詩之比喻式意象之美,中國語文,105卷5期總號629,頁87-97。
古遠清 (民98),偏見遮蔽了高準客觀評價余光中[回應高準〈《詩潮》的歷史回顧〉],傳記文學,95卷3期總號568,頁104-106。
高準 (民98),《詩潮》的歷史回顧從古遠清〈余光中的「歷史問題」〉中幾點誤述說起,傳記文學,95卷2期總號567,頁99-116。
蔡娉婷 (民98),嘉賓雲集:余光中人物詩研究,親民學報,15期,頁45-57。
朱芳玲 (民98),回頭的浪子,「靈視」下的「東方」--論余光中「東方自覺」說與「中國現代畫」論述的建構,東海中文學報,21期,頁231-261。
徐國明 (民98),散文的現代(主義)轉折--析論余光中「現代散文」的歷史類型意義及其「詩化」內涵,朝陽人文社會學刊,7卷1期,頁71-95。
古遠清 (民98),余光中的「歷史問題」,傳記文學,94卷6期總號565,頁4-26。
許淵冲 (民98),讀余光中談譯詩,明報月刊,44卷4期總號520,頁17-18。
樊善標 (民98),余光中香港時期的抒情散文,明報月刊,44卷2期總號518,頁53-56。 (民98),余光中先生簡歷,明報月刊,44卷2期總號518,頁52。
梁姿茵 (民98),余光中〈聽聽那冷雨〉摹寫修辭之賞析,中國語文,104卷2期總號620,頁84-91。
黃暐勝 (民98),六十年詩情,四十年心路--讀陳芳明選編《余光中六十年詩選》,明報月刊,44卷2期總號518,頁57-58。 明報月刊(民98),「香港相思--余光中的文學生命」展覽,明報月刊,44卷2期總號518,頁56。
陳芳 (民98),「我一直在寫」--記余光中先生,明報月刊,44卷2期總號518,頁47-52。
白靈 (民97),臉上風華,眼底山水--余光中詩中的表情及其時空意涵,臺灣詩學學刊,12期,頁33-60。
蕭蕭 (民97),人體代謝與天體代御--論余光中展現的身體詩學,臺灣詩學學刊,12期,頁7-31。
羅任玲 (民97),一首詩被永恆引渡--專訪余光中,文訊,276期,頁23-33。
仇小屏 (民97),論譬喻中「喻解」表出之位置--以余光中新詩為考察對象,中國學術年刊,(秋)卷30期,頁131-150。
陳幸蕙 (民97),遇見100%的余光中,明道文藝,390期,頁33-41。
印刻文學生活誌(民97),記憶像鐵軌一樣長:余光中對談陳芳明,印刻文學生活誌,4卷9期總號57,頁86-95。
上田哲二 (民97),抒情中的摩登與傳統:余光中與日本四季派,印刻文學生活誌,4卷9期總號57,頁110。
張瑞芬 (民97),冷雨望鄉:余光中近期散文的藝術轉折,印刻文學生活誌,4卷9期總號57,頁106-107。
張瑞芬 (民97),余光中散文的藝術性,聯合文學,24卷7期總號283,頁83-84。
陳義芝 (民97),余光中的身分認同,印刻文學生活誌,4卷9期總號57,頁109。
蘇其康 (民97),余光中的世情詩,印刻文學生活誌,4卷9期總號57,頁107。
黃維樑 (民97),余光中的「文心雕龍」,印刻文學生活誌,4卷9期總號57,頁108。
單德興 (民97),左右手之外的繆思:余光中的譯論與譯評,印刻文學生活誌,4卷9期總號57,頁103。
周芬伶 (民97),古典意象的再造:余光中的雨書,印刻文學生活誌,4卷9期總號57,頁111-112。
張錦忠 (民97),「強勢作者」之為譯者:余光中與翻譯,印刻文學生活誌,4卷9期總號57,頁104。
王爾德 (民97),[譯作]不要緊的女人,印刻文學生活誌,4卷9期總號57,頁44-85。
莊斐喬 (民97),余光中情詩析論,中國語文,102卷3期總號609,頁38-47。
莊斐喬 (民97),余光中情詩析論,中國語文,102卷2期總號608,頁39-49。
仇小屏 (民96),「縱的繼承」的精采示範--論余光中「李白三部曲」對李白詩歌的繼承與創新,文與哲,11期,頁481-511。
陳幸蕙 (民96),悅讀手記(29)--革命熱情:余光中的文學行旅,明道文藝,379期,頁126-143。
陳幸蕙 (民96),悅讀手記(28)--寧靜的深度:余光中的文學行旅 -5-,明道文藝,377期,頁123-141。
馬翊航 (民96),在那藍色的聲音裡--余光中的《藍色的羽毛》,文訊,262期,頁64。
張健 (民96),余光中情詩七型,文與哲,10期,頁559-573。
文曉村 (民96),梁笑梅九論余光中--讀《壯麗的歌者.余光中詩藝研究》,葡萄園詩刊,174期,頁33-39。
陳幸蕙 (民96),悅讀手記(27)--良心的故事:余光中的文學行旅,明道文藝,373期,頁44-60。
陳幸蕙 (民96),悅讀手記(26)--時間之風:余光中的文學行旅,明道文藝,371期,頁34-42。
陳幸蕙 (民96),悅讀手記(25)--哀麗的少女心及其他:余光中的文學行旅,明道文藝,370期,頁38-46。
黃維樑 (民95),鄉土詩人余光中,當代詩學,2期,頁31-47。
陳幸蕙 (民95),悅讀手記(24)--向日葵:余光中的藝術行旅,明道文藝,366期,頁29-51。
林乃文 (民95),世紀詩人--余光中,新觀念,219期,頁8-15。
郭虹 (民95),聖三位一體--余光中《梵谷的向日葵》賞析,明道文藝,365期,頁55-61。
蔡癸欗 (民95),余光中的鄉愁與回歸,聖母學報,1期,頁122-126。
曉亞 (民95),讓春天從洛杉磯出發--余光中訪洛記,文訊,246期,頁69-71。
郭楓 (民95),東乎西乎?恍兮惚兮?--從〈詩人自畫像〉論評余光中詩品和詩藝,鹽分地帶文學,3期,頁170-188。
陳幸蕙 (民95),悅讀手記(22)--薔薇窗下:余光中的宗教行旅,明道文藝,359期,頁34-43。
李立明 (民95),永遠的白蓮--余光中〈迴旋曲〉析論,國文天地,21卷8期總號248,頁4-9。
陳淑彬 (民94),英雄.倩影--余光中詩中「神」與「史」的中國符碼再現,藍星詩學,22期,頁224-242。
流沙河 (民94),昔日我讀余光中,文學世紀,5卷10期總號55,頁74-76。
陳幸蕙 (民94),悅讀手記(18)--悅讀余光中那年秋天,明道文藝,353期,頁60-75。
聯合文學(民94),名家小傳,聯合文學,21卷10期總號250,頁29-33。
梅子 (民94),記憶如此,暖心如詩[余光中著《香港記憶》],文學世紀,5卷7期總號52,頁18-19。
陳信安 (民94),六○年代余光中與洛夫論戰析評,世新中文研究集刊,1期,頁145-160。
王基倫 (民94),余光中《青銅一夢》的鄉愁意義,文訊,235期,頁35-37。
聯合文學(民94),名家小輯--余光中,那紅鑽般的石榴,聯合文學,21卷6期總號246,頁38-49。
陳建仲 (民94),文學心鏡--余光中,聯合文學,21卷6期總號246,頁8-9。
楊宗翰 (民94),與余光中拔河,創世紀詩雜誌,142期,頁137-151。
譚中興、徐如宜 (民94),名作家余光中的思想與言行,孔學與人生,31期,頁47-50。
章海陵 (民94),新書:余光中--「青銅一夢」,亞洲週刊,19卷8期,頁57。
唐捐 (民93),生命的苦瓜,藝術的正果--導讀余光中的「白玉苦瓜--故宮博物院所藏」,幼獅文藝,609期,頁104-107。
張隆溪 (民93),王爾德、余光中和楊世彭的魅力,亞洲週刊,18卷31期,頁10。
李沅亭、張雯靜、張懿心 (民93),以無限超越有限--專訪余光中教授,中師圖書館館訊,46期,頁2-5。
樊善標 (民93),戰場與戰略--余光中六十年代散文革新主張的一種詮釋,人文中國學報,10期,頁187-219。
陳耿雄 (民93),余光中半自由體之形式研究,育達學院學報,7期,頁1-23。
連育仁 (民93),網路化混合式現代詩教學模式設計--以余光中「車過枋寮」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卷6期總號84,頁191-206。
科學人(民93),濛鴻--余光中,科學人,24期,頁70-71。
黃維樑 (民93),和獨白的余光中對白,明道文藝,335期,頁144-153。
鄉間小路(民93),余光中的詩--埔里甘蔗,鄉間小路,30卷2期,頁1。
鄉間小路(民93),余光中的詩:蓮霧,鄉間小路,30卷1期,頁1。
陳淑彬 (民92),「妻」的解讀--余光中的臺灣書寫,藍星詩學,20期,頁172-192。
國文天地(民92),余光中小語,國文天地,19卷5期總號221,頁96。
古遠清 (民92),「藍星」人物傳(2)--余光中:臺灣文壇「美麗的一景」,藍星詩學,19期,頁157-167。
楊顯榮 (民92),繆思最鍾愛的右手--余光中詩作評析,國文天地,19卷3期總號219,頁98-103。
黃芬絹 (民92),余光中與廈門街,國文天地,19卷2期總號218,頁11-16。
黃燕萍 (民92),余光中如何創作一篇彈性、密度、質料與速度兼備的散文--以「聽聽那冷雨」為例,文學世紀,3卷6期總號27,頁31-37。
向明 (民92),新詩應傳統與現代聯姻--以余光中詩法為例,藍星詩學,17期,頁169-171。
秀實 (民92),把古鈔變成現款--談余光中「與李白同遊高速公路」,文學世紀,3卷2期總號23,頁24-25。
羅可榮 (民91),淺說余光中的現代詩,育達學報,16期,頁16-24。
陶保璽 (民91),文字方陣中走出美艷娉婷舞步輕盈的詩之女神--讀「余光中詩選」即興走筆,藍星詩學,16期,頁141-163。
陳幸蕙 (民91),悅讀余光中--悅讀手記,明道文藝,318期,頁52-67。
陶保璽 (民91),文字方陣中走出美艷娉婷舞步輕盈的詩之女神--讀「余光中詩選」即興走筆,藍星詩學,15期,頁163-179。
王良和 (民91),三種聲音--論余光中「香港時期」的詩歌,文學世紀,2卷9期總號18,頁8-13。
鍾順文 (民91),詩--立春中大訪余光中,幼獅文藝,584期,頁55。
陳淑彬 (民91),洋紫荊與「情人」隱喻--余光中的香港書寫,中外文學,31卷2期總號362,頁93-114。
陳幸蕙 (民91),悅讀余光中--永久地址,明道文藝,314期,頁56-75。
陳幸蕙 (民91),悅讀余光中--詩人的自畫像,明道文藝,313期,頁41-61。
陳幸蕙 (民91),悅讀余光中--兩岸的故事,明道文藝,312期,頁39-49。
高惠鈺 (民91),從雄偉風格論余光中詩作,立人學報,2期,頁21-46。
陳幸蕙 (民91),悅讀余光中--離鄉者日記,明道文藝,311期,頁50-72。
陳幸蕙 (民91),悅讀余光中--芬芳的婚禮,明道文藝,310期,頁57-69。
陳幸蕙 (民90),「悅讀余光中」命運啟示錄,明道文藝,302期,頁46-55。
陳幸蕙 (民90),悅讀余光中命運啟示錄三帖,明道文藝,301期,頁35-47。
陳幸蕙 (民90),悅讀余光中--為一個消失的帝國作證,幼獅文藝,567期,頁44-49。
陳幸蕙 (民90),悅讀余光中:愛情的故鄉,幼獅文藝,565期,頁43-48。
楚國仁 (民90),政治短暫.文化永恆--余光中說:「不要為五十年政治,拋棄五千年文化」,典藏古美術,100期,頁142-145。
陳幸蕙 (民89),悅讀余光中:擁抱臺灣的方法,幼獅文藝,564期,頁50-55。
徐學 (民89),重陽:余光中在揚子江畔,文訊,182期,頁83-84。
陳金國 (民89),回歸與反叛--余光中、洛夫詩歌創作的相互疏異,藍星詩學,8期,頁148-154。
吳晟 (民89),一曲低迴的鄉愁詠嘆調--也談余光中的「布穀」,藍星詩學,8期,頁138-143。
陳幸蕙 (民89),悅讀余光中--歷史.櫻花.劍,幼獅文藝,562期,頁36-40。
魯蛟 (民89),甜甜的土地甜甜的詩--讀余光中的「車過枋寮」,藍星詩學,7期,頁162-166。
書蘭 (民89),余光中追尋俄國詩魂,亞洲週刊,14卷28期,頁44-45。
班圖 (民89),希望工程兒童文學研討會、余光中、蔡素芬、韓秀、商務印書館、吳德亮,幼獅文藝,559期,頁110-112。
劉智淵 (民89),余光中--執五彩筆,彩繪璀璨人生,文化視窗,20期,頁6-11。
陳虹 (民89),雨中余光中,明道文藝,288期,頁42-44。
袁可嘉 (民89),奇異的光中--「余光中詩歌選集」讀後感,藍星詩學,5期,頁162-170。
鍾正道 (民89),自焚,在中國的風火爐--余光中「大品散文」與中國古典詩賦,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7期,頁56-69。
張春榮 (民89),凌雲健筆意縱橫--余光中《日不落家》,文訊,171期,頁26-27。
沈謙 (民88),畫龍點睛,神形兼備--評余光中〈沙田七友記〉,明道文藝,285期,頁30-43。
鍾怡雯 (民88),風景裡的中國--余光中遊記的一種讀法,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6期,頁484-496。
王鎮庚 (民88),余光中如何改造在臺灣的現代主義﹖,乾坤詩刊,12期,頁51-53。
易齋 (民88),「人物選粹」余光中的詩魂與國魂,國魂,647期,頁70-73。
劉靜怡 (民88),賞析余光中的兩首禪詩,臺灣詩學季刊,28期,頁43-45。
郭龍 (民88),穿上蟋蟀的衣裳--從詩人余光中、羅門、向明的「漂水花」想起,藍星詩學,3期,頁179-188。
王晉民 (民88),論余光中的詩,藍星詩學,2期,頁27-42。
王一桃 (民88),浪漫神奇的「裁夢刀」--余光中詩作賞析,藍星詩學,2期,頁6-11。
周新建 (民88),徐志摩余光中詩歌意象比較,藍星詩學,2期,頁12-26。
(民88),新書:「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亞洲週刊,13卷22期,頁62。
歸人 (民88),毫末之中見大千--余光中的文學質性,文訊,161期,頁84-86。
鄭慧如 (民88),余光中的親性歌吟及其文學史意義,臺灣詩學季刊,26期,頁100-111。
趙衛民 (民88),火成岩的額頭--余光中論,藍星詩學,1期,頁157-174。
吳金祥 (民88),過去.現在.未來的情感坐標--重讀余光中的「鄉愁」,大海洋詩雜誌,58期,頁103-104。
(民88),余光中.柏楊「名人演講會」,明道文藝,274期,頁4-5。
鄭慧如 (民87),余光中的親性歌吟及其文學史意義,臺灣詩學季刊,25期,頁151-158。
李瑞騰 (民87),余光中「余光中詩選第二卷」,文訊,158期,頁封面裡。
王雲怡 (民87),臺灣文壇第一人余光中,亞洲週刊,12卷44期,頁62。
盧先志 (民87),訪余光中教授七十壽誕之前,明道文藝,272期,頁14-22。
秦嶽 (民87),淺析余光中先生的「車過枋寮」,明道文藝,272期,頁23-27。
焦桐 (民87),饕山餮水的魔術師管窺余光中的遊記,幼獅文藝,538期,頁44-48。
奚密 (民87),雙人床[余光中詩]與現代詩的挑戰,聯合文學,14卷12期總號168,頁65-67。
陳芳明、曾淑美、鍾玲、余季珊 (民87),輯三:詩與詩人,聯合文學,14卷12期總號168,頁71-81。
黃維樑、奚密、李瑞騰 (民87),輯二:余光中作品評論,聯合文學,14卷12期總號168,頁51-70。
(民87),輯一:余光中作品,聯合文學,14卷12期總號168,頁36-50。
黃維樑 (民87),璀璨的五采筆--余光中作品概說,中外文學,27卷5期總號317,頁190-200。
王劍叢、肖向明 (民87),貌離神合 殊途同歸--余光中、董橋散文透視,純文學(香港),復刊5,頁35-43。
智深 (民87),英華沉浮 捨筏登岸--讀余光中、董橋二家文論小記,純文學(香港),復刊5,頁44-51。
宋裕、李冀燕 (民87),作家掌故--中學國文作家掌故--文壇祭酒余光中,明道文藝,269期,頁40-49。
焦桐 (民87),臺灣心和中國結--余光中詩作裡的鄉愁,幼獅文藝,85卷6期總號534,頁50-55。
蘇其康 (民87),與五四的精神共榮--余光中的譯作和文學交流,中央月刊文訊別冊,11期總號151,頁72-74。
黃文凌 (民87),痛飲狂歌空度日--杜甫「夢李白」及余光中「尋李白」之比較,蘭女學報,6期,頁11-19。
黃維樑 (民86),在中國文學史裡長春、永春--寫在余光中詩文選集二十七卷出版之前,中央月刊文訊別冊,3期總號143,頁20-21。
楊鴻銘 (民86),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辮子」詩文論,孔孟月刊,35卷9期總號417,頁47-48。
古遠清 (民86),余光中香港時期的文學評論,中國研究,3卷1期總號25,頁66-71。
王基倫 (民86),人與書的對話--<井然有序--余光中序文集>導覽,文訊,100期總號138,頁20-21。
羅青 (民86),井中甘泉出--余光中<井然有序>讀後,聯合文學,13卷3期總號147,頁163。
尤惠漓 (民85),余光中散文的特色,三重商工學報,5期,頁10-16。
陳素雲 (民85),余光中詩中的臺灣關懷--民國七十四年定居高雄之後,國文天地,12卷3期總號135,頁101-105。
陳素雲 (民85),余光中詩中的臺灣關懷--民國七十四年定居高雄之後,國文天地,12卷2期總號134,頁86-92。
陳芳明 (民85),余光中曾是我的鄉愁--詩集《安石榴》讀後,聯合文學,12卷9期總號141,頁194-196。
龍協濤 (民85),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余光中作品鄉國情的文化讀解,現代中文文學評論,5期,頁9-26。
李元洛 (民85),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余光中印象,文訊,87期總號125,頁69-71。
朱雙一 (民84),余光中早年在廈門的若干佚詩和佚文,現代中文文學評論,3期,頁107-125。
講義(民84),講義人物:余光中,講義,16卷5期總號95,頁166。
黃維樑 (民83),喜讀余光中新著「從徐霞客到梵容」,幼獅文藝,80卷4期總號490,頁10。
沈冬青 (民83),讓我攀升--與永恆拔河不休的詩人余光中,幼獅文藝,79卷2期總號482,頁20-29。
呂璨君 (民82),寂寞將進酒--讀余光中的〈五陵少年〉,創世紀詩雜誌,94期,頁77-79。
亞洲週刊(民82),遊子意--余光中重返神州鄉愁意濃,亞洲週刊,7卷7期,頁27。
簡政珍 (民81),余光中: 放逐的現象世界,中外文學,20卷8期總號236,頁58-84。
鄧榮坤 (民81),天空與山也蹲下來--談余光中.羅門.向明的漂水花,藍星詩刊,30期,頁112-115。
簡政珍 (1991).Yu Kwang-Chung: Writing as the Phenomenal World of Exile. 文史學報, 21, 0-0.
姚儀敏 (民80),繆思的錦囊--余光中訪問記,中央月刊,24卷2期,頁110-113。
蕭蕭 (民79),余光中結臺灣結--<夢與地理>的深情,藍星詩刊,25期,頁126-135。
郭明福 (民79),造化無私,山水有情--評介[余光中著]《隔水呼渡》,文訊,17期總號56,頁38-40。
沈冬青 (民79),余光中--走過戰亂歲月的40年代青年,幼獅文藝,71卷3期總號435,頁19-23。
林傑洛 (民79),笑忘書--評[陳鼓應等著]《這樣的詩人余光中》,文訊,12期總號51,頁46-48。
江弱水 (民78),就詩論詩之1--余光中的「贈斯義桂」,藍星詩刊,21期,頁82-83。
講義(民78),余光中講義,講義,5卷5期總號29,頁24+26。
蘇其康 (民78),攀越散文的另一陵線--評余光中的《憑一張地圖》,聯合文學,5卷7期總號55,頁184-185。
陳芳明 (民78),死滅的,以及從未誕生的--評余光中、陳映真道路的崩壞,新文化,3期,頁84-89。
陳芳明 (民78),死滅的,以及從未誕生的--評余光中、陳映真道路的崩壞,新文化,2期,頁84-89。
秀實 (民78),余光中的「水晶牢--詠錶」,藍星詩刊,18期,頁114-115。
黃維樑 (民77),禮贊木棉樹和控訴大煙囪--論余光中八0年代的社會詩,中外文學,17卷7期總號199,頁4-30。
李元洛 (民77),隔海的繆斯:論詩人余光中的詩藝,藍星詩刊,15期,頁64-82。
江健強 (民77),余光中的「大停電」,藍星詩刊,14期,頁74-77。
鄭照順 (民76),訪余光中教授談文學與人生,高市文教,31期,頁18-22。
林燿德、呂正惠、鄭明娳 (民76),雙目合視乃得:專訪余光中,自由青年,78卷2期總號696,頁56-73。
李勤岸 (民76),控訴余光中的腐敗特權行為,海峽雜誌,1期,頁75。
蕭蕭 (民76),奔流的生命﹣﹣談余光中,自由青年,77卷1期總號689,頁40-43。
張健 (民75),心仍在島上[評余光中著<紫荊賦>],聯合文學,3卷1期總號25,頁212-213。
劉裘蒂 (民75),論余光中詩風的演變,文訊,25期,頁128-150。
林彧 (民74),獨白守夜人--詩人余光中印象側記,幼獅文藝,62卷5期總號383,頁9-18。
高大鵬 (民74),航向拜占庭 ﹝余光中譯 <土耳其現代詩選>﹞,聯合文學,2卷1期總號13,頁219。
黃維樑 (民74),釆筆干氣象:初論余光中的山水遊記,中外文學,14卷6期總號162,頁130-140。
林泉 (民74),試釋余光中的「不忍開燈的緣故」,藍星詩刊,5期,頁58-60。
周粲 (民74),詩人競技--讀余光中和羅門的「漂水花」,藍星詩刊,4期,頁77-81。
黃用、高橋喜久晴、亞汀、周寧、余光中、李歐梵等人 (民73),中外詩人作家看「創世紀」,創世紀詩雜誌,65期,頁55-70。
隱地 (民73),作家與書的故事:余光中,新書月刊,12期,頁64-65。
梅新 (民73),<從徐志摩到余光中>的一點隨想,文訊,12期,頁183-191。
林央敏 (民71),現代賦--看余光中的散文,明道文藝,81期,頁105-109。
陳月雲 (民70),這樣的詩人--余光中,書評書目,99期,頁65-76。
岳農 (民70),試論余光中的散文觀,臺肥月刊,22卷5期,頁53-55。
李瑞騰 (民70),透視桂冠詩人--余光中的感性世界,文壇,251期,頁55-74。
李瑞騰 (民70),詩人的時空感知--略論余光中近十年來的詩藝表現,幼獅文藝,53卷2期,頁37-54。
王灝 (民69),從激越到沈潛--細說余光中詩中的中國意識,中華文藝,20卷2期,頁90-105。
王灝 (民69),從激越到沈潛--細說余光中詩中的中國意識,中華文藝,20卷1期,頁128-142。
林煥彰 (民68),推介火浴的鳳凰--黃維樑編著<余光中作品評論集>,書評書目,78期,頁59-61。
劉邦傑 (民68),《梵谷傳》(Irving Stone著,余光中譯)簡介,出版與研究,37期,頁25-26。
羅青 (民67),余光中新譯<梵谷傳>(Irving Stone著)讀後,書評書目,68期,頁62-74。
陳嘉宗 (民67),批評的情操--評<這樣的「詩人」余光中>(陳鼓應著),出版與研究,34期,頁24。
李元貞 (民67),評戴望舒<災難歲月>的三首詩--兼評余光中的<白玉苦瓜>,夏潮,4卷3期,頁84-87。
陳鼓應 (民67),序「這樣的『詩人』余光中」,夏潮,4卷1期,頁45。
鄭明娳 (民66),從余光中的散文理論看其作品,中華文藝,13卷6期,頁42-57。
鄭明娳 (民66),從「蒲公英的歲月」談余光中的中國意識,幼獅文藝,45卷6期,頁136-143。
陳芳明 (民66),回望「天狼星」--余光中專論作品之五,書評書目,50期,頁64-75。
陳芳明 (民66),回望「天狼星」--余光中作品專論之五,書評書目,49期,頁18-29。
鄭明娳 (民66),從余光中「聽聽那冷雨」談散文的感覺性,文壇,202期,頁22-23。
鄭明娳 (民66),評余光中「地圖」的結構,文壇,200期,頁36-38。
賴碧玲 (民65),一盤怎樣的苦瓜?(余光中著<白玉苦瓜>),新潮,31期,頁84-87。
掌杉 (民64),評余光中的<白玉苦瓜>,中外文學,4卷6期,頁48-60。
凝凝 (民64),在時間裡自焚--論余光中<白玉苦瓜>,中外文學,4卷6期,頁28-45。
陳蕪 (民64),關於英譯<中國現代文學選集>(余光中等著),中華文藝,10卷2期,頁151-158。
姜穆 (民64),英譯<現代文學選集之商榷>(余光中等著),中華文藝,10卷2期,頁114-118。
李昂 (民64),酒醒的戴奧耐塞斯(詩人余光中先生),幼獅文藝,41卷6期總號258,頁32-50。
劉立化 (民64),余光中的「現代散文」,文壇,177期,頁56-60。
李有成 (民63),余光中詩裏的火熖意象逍遙遊等,中外文學,3卷4期,頁74-89。
陳芳明 (民63),拭汗論火浴(余光中),龍族詩刊,12期,頁57-64。
楊牧 (民63),致余光中書--代跋中外文學詩專號,中外文學,3卷1期,頁226-231。
李佩玲 (民63),余光中到底說了些什麼?,中外文學,2卷8期,頁56-59。
陳芳明 (民63),回頭的浪子--余光中作品研究專論,龍族詩刊,11期,頁55-66。
雨田 (民62),評余光中的「譯論」與「譯文」,書評書目,3期,頁64-76。
陳慧樺 (民59),余光中的主題,大學雜誌,35期,頁39-44。
周誠真 (民58),讀余光中著「中西文學之比較」,純文學,5卷2期,頁24-32。
李七魂 (民56),淺說國語與英語的句法--評余光中,現代,18期,頁29-38。
李七魂 (民56),解析余光中的迎七年之癢,現代,17期,頁37-40。
三、博碩士論文
趙若淇(2015)。譯者之思-余光中教授翻譯《梵谷傳》之重譯探討(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5980097835846974991
陳小燕(2015)。「余光中詩園」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0997271424413089891
陳玉娟(2015)。余光中幽默詩創作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09732208262619064436
柯貞如(2014)。華語旅遊文學的閱讀教學設計研究──以余光中南台灣旅遊詩為討論範圍(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6078489749279443707
莊千慧(2014)。詩人自我形象書寫研究 ──以紀弦、余光中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09464904602709111172
劉靜媛(2013)。余光中與洛夫「傳統回歸」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0528985753382401136
鄭禎玉(2013)。余光中臺灣詩研究(博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0808535808364184470
王雅芳(2013)。余光中紀遊詩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4958596355947417238
許淑椒(2013)。余光中詩中的臺灣書寫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2735867289182872213
林秀華(2011)。余光中鄉愁詩修辭美學探析(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4826621302508108749
劉國鼎(2011)。旅遊文學視域下之余光中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2328095079107949681
陳杏芬(2011)。余光中海洋詩研究(1948-2008)(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2542022593458958627
陳俐縈(2010)。自我翻譯的轉喻自由:余光中在《守夜人》的詩歌翻譯/創作與跨國認同(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0099165376680797704
廖敏村(2009)。文星時期的余光中(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83884449291440696264
林美慧(2009)。余光中旅遊文學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4625727891973924943
羅春菊(2008)。余光中《蓮的聯想》中國典故意象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3382256950794380096
鄭禎玉(2007)。余光中與中國古典詩歌(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06494692846941381328
鐘麗芬(2007)。王爾德戲劇中譯本之比較研究:余光中的《不可兒戲》和張南峰的《認真為上》(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8415065444186381038
陳依琳(2007)。余光中譯《梵谷傳》之藝術翻譯方法(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9546478126489300419
簡惠貞(2006)。余光中文學理論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2634539217608023240
楊宗穎(2004)。余光中遊記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67333409895881138639
曾香綾(2004)。余光中詩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80453667981380452325
陳葆玲(2004)。余光中高雄時期現代詩創作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81089992621267051640
劉淑惠(2004)。現代散文風貌研究~余光中散文新探~(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0010260258607371407
謝嘉琪(2003)。余光中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1345953099983009322
冷蜀懿(1998)。余光中之《理想丈夫》(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9505070125754076486
湯玉琦(1994)。詩人的自我與外在世界:論洛夫、余光中、簡政珍的詩語言(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4422748143043357352
陳玉芬(1993)。余光中散文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9479364003665836900
陳秀貞(1993)。余光中詩的語言風格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633390322350977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