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軍旅,女兵報國

民國十五年(1926)國民革命軍在武漢招考中央政治學校第六期,同時招收女生兩百多名,謝冰瑩是其中之一。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有正式的女兵。出發前,她寫了一篇給女同學充滿革命感情的信,勸大家把感情武裝起來,要為國家犧牲自己的生命,發表於《革命日報》上。信中內容大致是這樣:

「要女兵認清來學軍事是應時代的需要,認清現在是什麼時代?是革命的北伐時代,革誰的命呢?革軍閥與帝國主義者的命,革土豪劣紳、貪官污吏、買辦階級的命,革一切封建勢力的命。要女兵做個革命的實行者,首先要從自己革起!一切不良的習慣、不正確的思想、都要重新改造,成為一個服從紀律、思想革命化的新我。要女兵知道之所以投筆從戎,一方面固然是為自己謀求自由平等幸福,但革命的真正意義,是為全國同胞謀求自由平等利益幸福。同時更要女兵不要忘記中國過去婦女運動的失敗原因,是因為以前做婦女運動的她們,只謀本身的利益,忘了民眾的要求,這種自私的婦女革命,當然不能成功。革命一定要大多數民眾參加,才能達到成功的目的,因此要喚醒農村及城市一切被壓迫的婦女,站在一條線上,共同奮鬥,如此,五千年來被重重壓迫的婦女才能得到拯救,革命才能成功。」

《謝冰瑩書信‧半世紀前的一封信》,頁 3-9

民國十六年五月十四日至六月二十二日的武漢《中央日報》副刊,連載了一系列〈從軍日記〉,後來並由林語堂譯成英文。《從軍日記》所以能風靡當時文壇,很重要的一點它是非常明確的「革命文學」,充滿純正剛健的戰鬥氣息外,它與當時的時代以及歷史命脈是息息相通的。

有人說:謝冰瑩文章的成就在傳記文學以及報告文學。《女兵自傳》是謝冰瑩最具魅力、最能打動人心的一本書,在當時社會幾乎人手一冊,謝冰瑩站在客觀的地位,描寫主人翁所遭遇的一切不幸的命運。寫一個天真純潔的鄉下姑娘,和五千多年歷史的封建思想作戰,經過千辛萬苦離家跑到外面的主要目的是求學,尋找自由,求自我獨立,不倚賴別人。把自己的遭遇忠實反映出來,表現出時代女性覺醒的獨特魅力以及奮鬥勇氣。

「女兵」這個稱呼,可說是謝冰瑩的另一個代號,只此一家,別無分號。謝冰瑩是以《從軍日記》、《女兵自傳》成名文壇,至此「女兵」這一代名詞,就跟她結下不解之緣。

女兵給人一種:新奇的、陽光的、戰鬥的、勇敢的、健康的、愛國的形象。它代表的是謝冰瑩那個時代,史無前例的對女孩子敢向父母開口爭取離開閨閣,不顧封建社會異樣眼光,勇敢走進戰場,或從軍、或戰地服務的一個形象。

北伐時代的女兵,是和男兵一模一樣;著草鞋,打綁腿,一身灰布軍服,腰間束著一根小皮帶,背著步槍,走起路來,雄糾糾,氣昂昂,一點也沒有女人扭扭怩怩的姿態。

《女兵自傳‧女兵生活》,頁 355

她們從我的頭頂一直望到腳跟,我的頭髮多少,恐怕她們都數清了!一位持柺仗的老婆婆說:「我長到八十多歲了,從沒有見過這樣大腳,沒頭髮,穿兵衣的女人。」

她們的裝扮給人們新奇的形象,而且是陽光的、健康的。八十歲的老婆婆都覺得新鮮有趣。

「女人都上火線,我們還怕什麼?」

《抗戰日記‧戰地遺書》,頁 260

「我出發的目的原來是要喊著『殺!殺!殺!』的口號,和勇敢的戰士一同去衝鋒殺敵,嘗嘗槍林彈雨的滋味,奈何我們同走的軍隊,總是今天開到這裏駐防,明天開到那裏駐防,除了看見俘虜外,幾乎連敵人的影子也沒見過。」
「…我近來消瘦多了,臉上和手晒得不成樣子,但是很感覺快活的,什麼行軍之苦,我一點也沒有嘗到。但為了不能到前線去,很感覺不痛快(一般同志,都是如此)!」

從第一個例子中,短短的一句話,即可一窺當時的女兵代表的是一個勇敢的、戰鬥的形象,連女人都上了前線戰場,男人!你還在害怕顧忌什麼?第二個例子,是來自他給孫伏園的信。1927年 6月 12日,謝冰瑩在峰口等待能儘快上前線的途中,而當時謝冰瑩在部隊擔任救護的工作,可是她渴望嘗到衝鋒殺敵槍林彈雨的滋味,勇敢不懼的精神令人欽佩。

在戰場上,無論是長官,是士兵,只要經過我們醫治過或者慰問過的,大家都有很好的感情,很深刻的印象。因為我們性情溫柔,即使有少數傷兵脾氣壞的,也都不願向我們發洩。當看護兵替他們洗傷口的時候,動作很重,傷兵叫一聲『唉喲』,對方就要板起面孔來罵他:『叫什麼?火線上還不知死了多少!』假若是服務團的團員就不同了,她們會很同情地安慰他:『同志,你忍受著暫時的痛吧,不久就會好的。你們的犧牲是光榮的,有價值的。你們是為了國家民族而受傷,好了之後,還希望你們再去殺敵…』

《女兵自傳‧在野戰醫院》,頁 313

在戰場上,女性的溫柔,是傷兵的最大安慰,同時給與他們衝鋒陷陣最大的鼓勵。

在謝冰瑩早期創作裏,作品內涵時時刻刻呈現給我們的,正如女兵的形象,往往是新奇的、陽光的、戰鬥的、勇敢的、健康的、愛國的。另一個廣義的含義,代表了謝冰瑩在人生道路上,是不屈服於黑暗困境的,對未來充滿的是熱情的展望,帶給我們的永遠是一股向上奮發的力量。

節錄自:崔家瑜(民97)。謝冰瑩及其作品研究。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特展照片2-1

1937年九月,謝冰瑩組織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前往東戰場救援負傷戰士前夕,攝於長沙。

(文訊文藝資料中心)

1937年9月14日謝冰瑩率領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由長沙前往東戰場。

(文訊文藝資料中心)

1937年秋,謝冰瑩於江蘇羅店寫《新從軍日記》的情景。

(文訊文藝資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