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臺灣只有一所高校及一所帝國大學,即1928年成立的臺北帝國大學(今國立臺灣大學)。能進入這兩所學校就讀的臺灣人,必然是資質優秀者。但由於臺北帝大無法滿足臺北高校生的理想,故每年皆有臺高畢業生挑戰東京帝國大學或京都帝國大學等名校。臺北高校的臺灣人畢業生,約有4成進入京都帝大,而進入東京帝大與臺北帝大的臺高畢業生各約25%。至於臺高的日本人畢業生,有近四成進入京都帝大,京都帝大可說是臺高生升學的首選。1943年李登輝自臺高畢業,旋即負笈日本,就讀其嚮往的京都帝大。
他攜帶鐵罐裝的豬油,有飯沒菜時可以拌著醬油吃;也帶糖與肉鬆,反映戰爭末期日常物資匱乏。儘管生活困難,在京都帝大專攻農業經濟時,保持閱讀哲理相關書籍的習慣,繼續探究有關人的問題,也在古都京都認識更多優秀的臺灣人,例如心理學者鄭發育(1916~1996),他師從京都學派的西田幾多郎(1870~1945),戰後曾任臺大心理學系教授。
李登輝住在德國籍傳教士開設的「日獨寮」,這裡住著幾位臺灣人留學生。臺北高校學長、東京帝大法科畢業的王育霖(1919~1947,二二八事件中罹難),在京都擔任檢事補(候補檢察官),對他和在京都的臺灣人相當照顧,京都的一切都令他畢生難忘。
李登輝原本有意往滿洲去發展,然因日本戰敗而未能實現。在大學讀不到半年,「學徒出陣」讓他與同時代菁英面臨戰爭嚴酷的考驗。
和他同部隊的有劉慶瑞(1923~1961,曾任臺大政治系教授)等人,他們回臺灣受訓,再前往日本千葉的高射炮學校受訓。1945年3月東京遭美軍大空襲時,李登輝等人被派去清理災區,目睹悲慘的光景。同年8月在名古屋迎接敗戰,「在那種社會百般蕭條的情況下,人要生存,糧食問題、環境問題都比靈魂更重要。因此,我開始有唯物論的思考,同時進一步要求社會公平,以致產生對社會主義的追求,前後經歷近十年。」(引自《李登輝總統訪談錄(三)信仰與哲學》)現實環境對人心的衝擊之大,青年李登輝有著深刻的體驗。
二次大戰後,李登輝先回京大復學,再到東京等待返臺的船隻,1946年春從浦賀(位於神奈川縣)搭船,與多數臺灣人一樣懷著滿腔的熱情,亟思貢獻一己之力建設新臺灣。他所要克服的不僅是時代的轉換,還有語言(中文)的學習,以及在劇烈變遷的臺灣政治與社會中調適自己。
舊制高校與帝大的菁英養成教育,奠定李登輝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他雖然沒能在戰前完成學業,憑藉著帝大生的資格,1946年返臺後順利編入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就讀,是該系第一屆畢業生。留校擔任助教的他,於1950年獲美援項下的獎學金出國留學,同期與他同樣獲得栽培機會的臺高校友,包括:許子秋(前衛生署長)、江萬煊(前臺北醫學大學校長)、王源(臺灣大學地質科學學系名譽教授)、黃際鍊(臺大農業經濟學系名譽教授)、楊基銓(曾任經濟部次長、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要職)。他們前往先進國家進修,學成歸國貢獻於臺灣。
在威權政治的年代,李登輝潛心於研究與教學,年過四十再赴美深造,1968年取得康乃爾大學博士學位。他重視理論與實務,完成許多研究報告,其剖析立論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在學界與農經相關單位(如農林廳、農復會)逐漸嶄露頭角,也在臺大等校培養眾多的後起之秀。
1961年李登輝在日本時曾拜訪學長王育德(1924~1985),他是前述王育霖的弟弟,在東京大學專攻臺灣語言學,並從事政治運動。王育德在日記寫下:「給人的感覺真好,第一次遇到如此優秀的臺灣人。臺灣的經濟有他在,讓人放心。和他彼此交心談論重要的大事。像他這樣的好漢,只要有一百人在臺灣活躍,建設理想國家的美夢,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想像。」正如王育德的期許,李登輝後半生全心為臺灣的農業發展、政治轉型、國際地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