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概述


承先啟後

中國為最早發明印刷術之國家,雕版印刷技術源於中唐,興於宋元,盛於明清,明代刻書盛況遠遠超越宋、元。除了官方主持或付帑雕書之「官刻」外,明代由私人主持或出資付梓之「私刻」書甚為普遍,各地糾集良工從事雕鐫,精本輩出;明時刻書風氣盛,刻印技術亦愈越發純熟,明中葉評點文學促成多色套印技術,表現了古籍裡的多色穿插之美,至明代後期套印技術達到巔峰。明時私人刻書之繁盛、技術之超群、影響之深遠,皆於中國出版事業上刻下重要篇章。歷來藏家學者多佞宋元,對明刊本評價普遍貶過於褒。然而,明代刻書不僅保留了有明一代各領域著作,記載各種內容的歷史資料,許多明代以前的著作更是仰賴著明人重新刊刻梓行,方能延其命脈,流傳至今。明刊本上承宋元,下開有清,扮演著承先啟後之角色。

傳布為藏

自古以來藏書家對於藏書普遍抱著藏之高閣、秘不示人之態度。明代前期藏書家葉盛(1420-1474)有「讀必謹,鎖必牢,收必審,閣必高」之訓詞。寧波知名藏書世家天一閣主人范欽(1506-1585)更立下嚴格家規,凡閣櫥鎖鑰分房掌之,非各房子孫齊至不開鎖,主張「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直到明代中葉,仍為封閉的藏書觀,雖顯示藏家對典籍之珍視,卻也造成文獻流通不易。

明代中期以後,對藏書秘而不宣的觀念逐漸轉變為互通有無之開放態度,宣城藏書家梅鼎祚(1549-1615)曾與焦竑(1540-1620)、趙琦美(1563-1624)定約,相互交流各自收藏之書籍。嘉興文人姚士粦對於藏書曾表示:「秘惜,則青囊中有不可知之秦劫;傳布,則毫楮間有遞相傳之神理。」具體提出「傳布為藏」之共享觀念,深受徐𤊹(1563-1639)推崇,徐氏更主張藏書的共享不僅有利學術研究,勤於翻閱亦能防止閒置所產生的蟲害,更能藉著查找尋書之便整理藏書,顯見其見識高遠、開明的藏書態度。

館藏擷英

古籍對現代人而言是久遠陌生的存在,卻是先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與生活雅趣。本館典藏古籍線裝書包括1949年教育部撥存之東北大學藏書,及陸續受贈或收購之陳誠(1897-1965)故副總統等私人藏書等共二萬餘冊,其中明版書百廿餘部,雖不謂豐,然珍稀佳槧仍於其中,既可資考鏡中國傳統學術源流,亦能完善一典籍之版本資訊,紙葉上的題記、鈐印更彰顯一書之遞藏流傳,於古典文獻資源保存與版本目錄學術研究方面,具實質意義。本次「明槧寶光」特展,以「珍稀佳槧˙傳布為藏」、「藏家手澤˙遞藏有序」、「名家寫刊˙化身千百」、「朱墨燦然˙套印之美」四子題展示館蔵精選明代善本十八部,包括臺灣罕見版本,名家刊刻本及藏家手書題跋本,皆彌足珍貴,本館盼能發揚「傳布為藏」之藏書共享觀念,提升館藏善本古籍之能見度,延續古籍亙古不滅的智慧之光。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