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與雅舍小品

抗戰期間,梁實秋疏散到四川北碚,與吳景超、龔業雅伉儷合資購屋,有天吳景超提議給房子題名,梁實秋說:「不妨利用業雅的名字名之為『雅舍』。」,雅舍命名緣來如此。

「雅舍」實為一室一廳之「陋室」,梁實秋俯仰起居其間,將生活中息息相關的事物以風趣幽默的筆法觀照;將狗、豬、鳥等人們最熟悉不過的動物,及下棋、散步、理髮等日常瑣事娓娓道來,妙趣橫生。

梁實秋自述是「長日無俚,寫作自遣,隨想隨寫,不拘篇章」,事實上,因其學貫中西,文風上承唐宋,下擷晚明,旁取英國小品文的從容灑脫,使其散文篇篇讀來,幽默風趣,莊諧並作的風格能見其真情、創意與豁達,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因作品備受讀者青睞,梁實秋就一篇篇寫下去,到1947年已經有三四十篇了。龔業雅勸他出本集子,梁實秋便將散見於各報刊的文字蒐集起來輯成一冊,命名為《雅舍小品》,將書稿交商務印書館出版,但後因時局動蕩而沒有下文。

1949年後梁實秋南遷臺灣,正中書局的編輯前來約稿,梁實秋便隨手將這份現成的給了正中書局。孰料此書出版後竟然引起了強烈的轟動,一版再版,暢銷數十載,歷久不衰。全世界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梁實秋的《雅舍小品》,創下了中國現代散文作品最高的發行記錄。梁實秋寫作不輟,《雅舍小品》續集(1973)、《雅舍小品》三集(1982)、《雅舍小品》四集(1986),都交由正中書局出版,1986年出版一至四集合訂本,時昭瀛先生把《雅舍小品》譯成英文,1997年由遠東圖書公司出版,陳子善先生把1928~1948年梁先生發表於報章的散文輯成《雅舍小品補遺》,1997年由九歌出版公司出版。

梁實秋本人説:「《雅舍小品》之所以蒙受讀者愛讀,也許是因為每篇都很簡短,平均不出兩千字,所寫均是身邊瑣事,既未涉及國事,亦不高談中西文化問題。」吳奚真教授則說:「《雅舍小品》的文字簡潔有力,雖然自成一格,別人也並非完全不能模仿,但是,沒有梁先生那樣的見解、學識、智慧、修養、胸襟、幽默感,以及對人性和世事的的透闢了解,是寫不出《雅舍小品》那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