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賢(1906~1944),1906年7月21日出生於桃園龍潭客族世家。在世39年期間創作近百首作品,經典代表作「四、月、望、雨」,指的便是他的作品中的「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臺語歌謠,首首扣人心弦,哼唱於臺灣人民的記憶之中,為早期開啟臺灣流行音樂先河之重要音樂家。

鄧雨賢雖為客家子弟,卻出生於有「一門三秀才」之美譽的漢學之家,其祖父鄧逢熙、七叔公鄧賡熙、九叔公鄧博鳳三人高中秀才,如此耳濡目染於書香世家,鄧家多以教育為職,其父鄧旭東,原擔任龍潭鄉龍元宮公學校教職,後應聘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的漢文老師,於是鄧旭東攜家帶眷,舉家遷住臺北,鄧雨賢也因自小即遷居之故,開啟了他接觸閩南語,日後創作無數臺語名曲的契機。


潛心習樂

鄧雨賢三歲(1908年)隨父遷居臺北;九歲(1914年)時進入「艋舺公學校就讀(今臺北市立老松國小)」;十五歲(1920年)進入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並展露其音樂才華,鄧雨賢個性內向,但卻將所有熱情專注於音樂演奏,會演奏大提琴、小提琴、鋼琴與曼陀鈴等樂器;二十歲時(1925年),鄧雨賢自臺北師範學校畢業,隨即被分發至臺北日新公學校(今臺北市立日新國小)擔任教職,隔年經媒妁之言,與畢業於臺北第三女子高等學校(今中山女高)之鍾有妹小姐結婚。二十四歲時(1929年)因著對音樂的嚮往,毅然辭去教職,隻身赴日,於東京音樂學院進修深造,潛心研習作曲理論,鄧雨賢的作曲生涯也就此展開。


時局造英雄

鄧雨賢自日返臺後,因臺灣音樂環境尚未十分成熟,鄧雨賢之音樂創作能力無法伸展,遂經友人推薦至臺中地方法院擔任通譯官約二年。二十七歲時(1932年)於文聲唱片首度以「大稻埕行進曲」、「挽茶歌」嶄露頭角。1932年中國電影「桃花泣血記」來臺演出,詹天馬為其所作同名歌曲,為臺灣流行音樂之開端,此後引發大環境製作臺灣歌謠之風氣。恰逢其時,鄧雨賢於二十八歲(1933年)獲得日本唱片公司古倫美亞(Columbia)賞識,延攬其成為該公司之專屬作曲家,創作了「望春風」、「月夜愁」、「春宵吟」、「跳舞時代」等歌曲,受各界關注,並在臺灣樂壇佔有一席之地,甚至與蘇桐、王雲峰、邱再福四人並列流行歌壇界之「四大金剛」。除潛心作曲外,鄧雨賢亦熱心於採集民間傳統歌謠與戲曲,舉如:七字背、六孔興調、客家調、山歌等,致力於保存臺灣民間音樂。


新竹芎林任教

1937年,鄧雨賢三十二歲,日本發起七七盧溝橋事變,開啟了中國與日本間的長期戰爭。此時日本在臺灣推動「皇民化運動」,日本政府規定臺灣歌謠應以日本歌詞演唱,一時之間,許多臺灣歌曲被迫修改填詞,作曲家紛紛改作應景、鼓舞軍情之「時局歌」。致力於推動臺灣新文藝運動的鄧雨賢也被迫改名「東田曉雨」創作「應時之作」,例如:「月昇鼓浪嶼」、「鄉土部隊的來信」、「望鄉之歌」、「南海的花嫁」等,其經典名作「望春風」、「月夜愁」、「雨夜花」則被填詞改作為「大地在召喚」、「軍夫之妻」、「名譽的軍夫」;1939年,鄧雨賢被迫譜曲「鄉土部隊之勇士」、「月昇鼓浪嶼」;同年八月,鄧雨賢辭去古倫美亞唱片公司之職務,轉回新竹芎林,與妻鍾有妹一同任教於芎林公學校,然於此藝術家遭受壓迫、有志不得伸之時局,鄧雨賢終憂病成疾;臺灣光復前一年(1944年)鄧雨賢與朋友飲酒後不適,病情轉劣,逝於竹東醫院,享年僅三十九歲。

鄧雨賢師範時期的學生照
鄧雨賢師範時期的學生照
鄧雨賢師範時期練鋼琴照
鄧雨賢師範時期練鋼琴照
鄧雨賢師範時期練小提琴照
鄧雨賢師範時期練小提琴照
鄧雨賢在古倫美亞時期的簽名照
鄧雨賢在古倫美亞
時期的簽名照
鄧雨賢在台北日新公學校的教師合照(前排右三)
鄧雨賢在台北日新公學校
的教師合照(前排右三)
鄧雨賢任教於芎林公學校的照片
鄧雨賢任教於芎林
公學校的照片
鄧雨賢於日新公學校任教時之履歷表(1)
鄧雨賢於日新公學校
任教時之履歷表(1)
鄧雨賢於日新公學校任教時之履歷表(2)
鄧雨賢於日新公學校
任教時之履歷表(2)
鄧雨賢於日新公學校任教時之履歷表(3)
鄧雨賢於日新公學校
任教時之履歷表(3)

參考資料:

鄧泰超(民98)。鄧雨賢生平考究和史料更正。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莊育振(民99)。鄧雨賢數位典藏博物館計畫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9-2631-H-224-001),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