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略

梁實秋先生(1903-1987)是一位中外聞名的文學大師,本名梁治華,號均默,字實秋,筆名秋郎、子佳、程淑等,後以字行。浙江省錢塘縣人。1915年京師公立第三小學畢業,是秋考入清華學校,1923年8月赴美留學,先後進入科羅拉多學院、哈佛大學深造。曾任教於東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馳騁於文壇五十多年,集散文家、翻譯家、評論家、學者與教育家於一身,有「文壇的至聖先師」、「中國新文學的瑰寶」、「國之寶」的美譽。

提倡新文學,1927-1928年間在上海,與胡適、徐志摩、潘光旦、聞一多等人籌設新月書店並創辦《新月》雜誌。梁實秋主張文學應該正視普遍的人性,在當時因為一篇評論盧梭的文章,點燃了他與魯迅等左派作家的文學立場爭論,引發了後來梁實秋與魯迅數年的論戰。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影響梁實秋先生的人生觀和文學創作。他一生辛勤著述,80多歲仍不輟筆,著作等身,包括《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罵人的藝術》、《偏見集》、《文藝批評論》、《雅舍小品》、《讀徐志摩》等。文風機智廣博,文白交用,亦莊亦諧,收放自如,寓意深遠。代表作《雅舍小品》,被公認為現代文學的典範,為當代知性小品散文的開山祖師。在文學批評方面,21歲起即發表評論文章,作品為數不少,目的在提倡理性的文學批評和健康的文學創作,以維護社會理性和倫理。

從事翻譯工作是梁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事業,中譯《莎士比亞全集》為空前的盛舉。自1930年至1967年持續進行,獨力完成劇37種、詩3部,共40冊。他還選譯近30種西方文學名著,文體遍及散文、小說、戲劇等,影響相當深遠。對於學術研究,他仍不遺餘力奉獻心力。特別的是自70歲開始,以中文撰寫百萬字的《英國文學史》和一百二十萬字的《英國文學選》兩大巨著,重史實而不作批評,提供純粹的研究典籍。他編的各類英漢辭典有30多種,以及各式各樣的英語教材,嘉惠國內外無數的學子。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