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

本校前身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創立於1922年,為七年制之高等學校(含尋常科四年、高等科三年),是二戰前全日本38所菁英養成高校之一,也是臺灣唯一的一所高校,具備帝國大學預科性質,原則上畢業生可申請免試直升臺北帝國大學(日本9所帝國大學之一,今臺灣大學)。臺北高校創建初期,借用當時尚為中學的臺北第一中學校(今建國高級中學)校舍,1926年始遷移至古亭町(本校現址)。

檢視原圖

高校生於臺北第一中學校合影

檢視原圖

高校生於古亭町校舍合影

尋常科

臺北高校設有尋常科與高等科之前後兩階段,尋常科每年招收小、公學校畢業生40名,實施中學校程度之教育,不分組,修業四年後直升高等科。高等科除尋常科直升的40名,每年經由入學測驗,招收中學畢業或四年修畢者120名左右,實施大學預備教育與高等普通教育,依學生志願,分文科與理科,又依主修外語之不同,分甲、乙兩類,甲類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德語為第二外語,乙類則以德語為第一外語,英語為第二外語。修業三年畢業後,原則上可以免試直升全日本各(帝國)大學。

臺北高校是戰前除臺北帝國大學預科外唯一的大學升學管道,因此入學競爭相當激烈,高等科每年預定招生的160個名額中,每年錄取不到30名臺灣人,尋常科招收40 個名額,平均一年僅錄取4名臺灣人,被認是全臺灣升學的最大難關。魏火曜、宋進英、呂璞石、劉濶才、邱仕榮、辜振甫、顏朝邦、彭明哲、胡鑫麟、林宗義、王育霖、蘇銀河、許武勇、吳新英、邱永漢、黃伯超、呂燿樞等人均為臺北高等學校尋常科出身。

檢視原圖

第一屆臺北高校尋常科榜單,臺籍生僅有為魏火耀及宋進英(誤繕為宋進正)。 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22.04.20

檢視原圖

臺北高校尋常科課表。

檢視原圖

尋常科學生於宿舍合照,前排中為大石シグノ寮母及荒川重理舍監,前排右四為邱永漢,二排右一為黃伯超。(194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