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一)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1922年至1945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前身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簡稱臺北高校),創立於1922年,為七年制之高等學校(含尋常科四年、高等科三年),是二戰結束前全日本38所菁英養成高校之一,也是臺灣唯一的一所高校,具備帝國大學預科性質,原則上畢業生可申請免試直升臺北帝國大學(日本9所帝國大學之一,今臺灣大學)。臺北高校創建初時,借用當時尚為中學的臺北第一中學校(今建國高級中學)校舍,1926年始遷移至古亭町(本校現址)。1945年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臺北高校,11月依新學制將其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簡稱臺北高級中學)。

(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46年至1955年)

二戰後因急切需要培養大量中學與高中師資,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於1946年6月5日成立具大學位階的「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負責中等教育師資的人才培育。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創立時,與臺北高級中學共同使用同一校地與設備,教職員亦相互支援流用。1949年臺北高級中學奉令停止招生,由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承繼臺北高級中學的校地、設備、圖書等,以及蘊藏豐富歷史的建築,包括行政大樓、普字樓、禮堂、文薈廳等四棟市定古蹟,形成今日本校的古典風華。

(三)臺灣省立師範大學(1955年至1967年)

1955年本校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分設教育、文、理三學院。除師資的人才培育外,亦致力於研究的發展與新知的探索,提供教師更多元的進修管道與學習機會,以提升全國中等教育師資的優化與學術的深化,並視社會發展所需調整系所的建置,達成師範教育和大學教育的雙重任務。

(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67年迄今)

1967年7月1日本校升格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仍設教育、文、理學院,並於1982年增設藝術學院。編制擴大後,經費增加,設備也日臻完善,不但提供本校更多元的師資培育與教學研究環境,並且在教學、研究、輔導以及行政支援進修等各方面,都更加充實與完備。自1994年「師資培育法」實施後,臺灣師資培育採多元化政策,本校亦因應時代潮流而積極轉型發展為綜合大學。除原有之師資培育相關系所外,更增設符合社會變遷並足以引領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系所。目前已擁有目前已擁有教育、文、理、藝術、科技與工程、運動與休閒、音樂、國際與社會科學、管理、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等10個學院,成為博、碩、學士班學生逾萬人之多元化綜合大學。

展望未來,本校將在既有豐沛的人文基礎上,植入現代科技知識,持續深耕發揚本校特色領域,並加強國際化、資訊化、企業化,讓今日的師大人,都能成為明日的大師,使本校成為具「古典風華、現代視野」特色之亞洲頂尖、世界馳名的綜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