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校友
第六屆(2006)傑出校友

李金振

系 級:公訓學系54級
學 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碩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法學博士

具體傑出事蹟

一、服務國立成功大學期間:
(一)擔任教務處出版組主任、新聞中心主任、校長室秘書、主任秘書等行政主管合計達十六年,協助五任校長,推動各項校務。
(二)主編成大四十年、成大六十年、飛躍的成大、成大校刊、成大簡介等刊物,對成大校譽之提升有具體的貢獻。
(三)協助校長,接洽相關單位,爭取到臺南縣官田校區100公頃校地及臺南市成大醫院對面原臺汽保養場一公頃校地。

二、服務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期間:
(一)籌備六年,在最前線的戰地金門,經費與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創設了金門縣一千多年來第一所大學。
(二)民國九十二年八月一日,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奉准設立,同日,榮膺該校首任校長。民國九十五年連任投票,獲得接近百分之九十的支持。
(三)利用金門現有的優勢,成功地開創金門技術學院具有閩南文化、戰地文化、僑鄉文化、詩酒文化、及兩岸經貿等特色。
(四)將金門技術學院與金門緊密結合,地方政府除提供數十公頃的校地外,每年並補助新臺幤一仟多萬元。此外,金門華僑於九十四年度,已捐贈新臺幣二仟多萬元。
(五)排除萬難,與美國西佛羅里達大學合開遠距教學,雙聯學制。此外,並與臺灣、中國大陸多所大學簽訂姐妹校;走向國際化。

個人生涯簡述

我小學一年級整整唸了三年,還沒升到二年級,就遭遇八二三砲戰,爾後輾轉就讀金城國小及北山國小,畢業時已經十六歲。由於起跑較慢,往後各學程均大於同學三、四歲。大學畢業後,選擇先做事再深造,因此,比較晚進研究所,年齡比同班同學更拉大到六、七歲。在大學服務期間,又選擇先升等再深造,分別於民國七十二年升講師、民國七十八年升副教授、民國八十二年升教授,直到民國八十五年才報考博士班,因此取得博士學位時,已經五十二歲高齡。回顧這樣的求學歷程,若要問我的生涯規劃如何,坦誠說,我完全沒有規劃,也由不得我規劃,但有機會我會把握。因為沒有時間表,工作是我的正業,讀書反而不敢理直氣壯去完成,最後能取得博士學位,我事先也不敢期待。

從小在古寧頭長大,上山下海有什麼苦沒有吃過?小學五年級時挑地瓜從古寧頭到金城去擺地攤,看到初中生穿著金中制服,很威風地從面前昂首闊步走過,羨慕的心情,盼望有朝一日亦能如此。回到學校,再看看任課老師按月領薪,生活無憂,暗地裡立志想當小學老師又深怕被譏諷自不量力。朝不保夕的生活逼迫,改善家計成了我人生的第一項挑戰。

初中因繳不起伙食費被學校趕出餐廳時,曾痛恨過貧富不均,當時下決心,當我賺到錢,一定要幫助貧困的學子。往後歷經高中、大學、碩士、博士,我堅信不移的信念就是「升學是平民追求出類拔萃的唯一管道」 。這也是我為什麼屢經挫折、歷經任勞、任怨、任謗、任懲,但均未能動搖我奮發向上的原因。

民國六十四年從母校畢業後,任教金門高中、長榮女中、中山女高,我自信比學生用功,編教材,寫教案,出版十餘本參考書,三年後,深感教而後知困,才報考研究所深造。 取得碩士學位後,才有機會進大學服務,雖然同窗大多在大學當講師,而我只當助教,但這職位已超越我的期望甚多。有云「曾經滄海難為水」 ,我是吃苦猶吃補。在忙碌的行政工作之餘,勤做研究,十年內從助教升到正教授,然後再報考博士班。

民國八十六年在母校就讀博士學位的第二年,突然有機會回家鄉金門服務,參與籌備金門第一所大學,認為「今天的金門是個有事可做,也有機會把大事做成的地方」。

民國九十二年取得博士學位後第三年,金門技術學院奉准設立,此學位成為我被遴選為首任校長的先決條件之一,再回想當初決定報考博士班,彼時,完全不知道此學位未來能派上用場。 在這麼多的教育歷程,從小學到博士前後幾乎跨半個世紀之久,這期間若要問我那個階段學習成效最豐富,我毫不猶疑地回答,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綜合而言,今天我若能在工作崗位上做出一點貢獻,都要感謝我的母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八年來給我在敬業精神和專業知識上正確的啟蒙教育。

得獎感言

我於民國六十年考取母校,彼時,母校甫創校二十五年,與現在相對而言,是一所非常年輕的大學。然而,對於一位來自前線金門、首次來台的鄉下學生而言,母校好像是一所歷史很悠久的大學,校園花木扶疏、古樸的紅樓、資深的教授,以及學生已做好為人師表的心理準備,展現出國際一流大學的架式。由於畢業後立即分發到各中學任教,使母校備受優秀清寒學生青睞,在大專聯考的志願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三十五年來,從校舍外觀和教授的年資,母校反而越來越年輕。

從踏進母校的第一天開始,我這來自金門、畢業於福建省立金門高中的身份,一直備受師長及同窗的關懷,紛紛好奇地詢問,你來自這麼危險的偏遠地區,想必是保送生或聯考加分?任憑我口頭回答兩者都不是,大家還是存疑,不料三十五年後的今天,母校給我這個榮譽,也許可以作為上述疑惑的答案。

我就讀母校達八年的回憶,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民國60年至64年,就讀公訓系三民主義組,這期間,宿舍的團體生活和系上的團體榮譽,是四年大學生活的寫照,樂群堂的迎新,大禮堂的合唱比賽,運動場的啦啦隊加油聲,寢室的朝暑相處,在在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階段是民國85年至89年,就讀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班,這期間,我正好任教國立成功大學,同時借調赴金門籌備技術學院,因此,每週往返金門、台北、台南等兩岸三地。班上同學人數不多,大家上課充分聆聽老師授課及討論,下課後一起聚餐,為因應學分資格考、博士論文,大家都成了生命共同體。

對母校60歲生日的期許

欣聞母校創校六十週年紀念,在過去一甲子的歲月,母校身為全國師範體系的最高學府,肩負全國中等教育的師資供應機關,為國家教育普及、社會進步、經濟繁榮等,做出具體貢獻。

物換星移,社會變遷的結果,母校已轉型為綜合大學。這些年來,在歷任校長和師長的努力下,無論校區的擴張、校舍的興建、師資的提升、學生的增加、教學研究成果之卓越、各項教學設備之充實、系所的增設等,都顯示母校已具備世界一流大學之構成要件。從母校現任堅強的行政團隊和優異的師資陣容,深信不久的將來,母校能重享昔日與台大並駕齊驅的美譽。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