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校友
第二屆(2002)傑出校友

李文華

系 級:生物系61級
學 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系
    國立臺灣大學生化所碩士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分子生物學博士
經 歷: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大學教授
    中央研究院分生所客座教授
    美國勞倫斯柏克萊研究室客席研究員
現 職:美國聯邦商務部國家標準及技術署(NIST)

具體傑出事蹟

1. 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2. 發現人類第一個視網膜抑癌基因
3. 2002-中華民國衛生署一級獎章
4. 2001-美洲華人生物學家學會會長獎
5. 1999-美國明尼蘇達大學SHIDEMAN-STERLING獎
6. 1999-美國匹茲堡大學李時珍特別講座
7. 1994-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生物組院士
8. 1994-ALCON研究獎
9. 1992-美洲華人生物學家學會傑出生物科學研究獎
10. 1991-A.P. McDermott傑出講座教授
11. 1991-美國國家衛生署署長講座

基因醫學上的領航者~發現人類抑癌基因的李文華院士

畢業於母校生物系61級,目前任教於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分校分子醫學系的李文華校友,於1986年,從視網膜的癌細胞中分離出RB基因,這是醫學史上首次發現的抑癌基因,改變了醫學界對癌症成因的觀念,也給癌症病患帶來治療的希望。李文華校友因此成為蜚聲國際的科學家,1994年也因為這項貢獻而榮膺中央研究院第20屆院士。發現人類第一個抑癌基因時,他才36歲,當選中研院院士時才44歲,如何能在如此年輕時就掌握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並取得這樣令人稱羨的成就?

李校友說:「我一直覺得:人生這輩子只能活一次,如果注定要花時間解決問題,我一定要挑最困難、最重要的問題去做!」

癌症迄今仍是人類健康的一大威脅,是目前生物醫學上極重要的課題,所以,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這個研究方向,挑戰癌症,也挑戰自己的能力!

當然,研究動機的背後,還有令人心痛的故事。就是他的妻子潘玉華(中研院24屆院士)的三姊,不幸因乳癌過世,給家族帶來無盡的哀慟。他說:「妻姊在不到40之齡,因乳癌過世,留下四個稚齡兒女,成為家人永遠的遺憾和傷痛。所以,怎樣把年輕人、小孩等患者,控制、延長到一般人的壽命,一直是我鍾情投入而深以為值得爭取的一件事!」他並進一步說明:以目前女性平均壽命78歲,男性76歲而言,若一個40歲的癌症病人,可以多活30年,且無副作用,不影響其生活品質,這就是基因療法所期望的。他對癌症病患有極深的同情,他說:「隨著年歲益長,身邊親人逐漸凋零,這本是理智上必須接受而現實上無可奈何之事,但當你看到年輕甚至稚幼生命,卻在責任未已、快樂未央的人生半途提前離去,心中說什麼都很難過得去!」所以,他瞻望未來,「為願人類能免於癌症的痛苦。」

外界對他今日的成就,都以「成功」譽之,但他卻認為「成功的起始點很難界定,終結點也很難預見,回首前路,若算得上是一條成功之路,那麼,我可以看到許多辛苦操勞的傴僂背影在鋪路奠基。」他從不諱言自己的貧苦出身,童年的討海生活一直是他深情的記憶,因為父母兄長終年在澎湖海上謀生,「家中有十多個兄弟姐妹,只成全了我一人讀大學,每一步的成就裡,能說沒有他們的汗水和犧牲嗎?」也因此,學生時代的他,每逢暑假,他都會返鄉打漁,貼補家計。「那種打漁的辛苦恐怕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的。」也因此,他對故鄉---澎湖有一份無以言喻的深切感情。 即使已是揚名國際的科學家,即使已在美國成家立業,每次返臺,他都會邀集義務醫療團,為澎湖地方父老做免費義診服務,他說:「想來這應該是我自己內心深處對生命原始的尊敬及一份不了情吧?我是艱苦出身的漁村子弟,我很難以為那些榮寵顯耀是我個人生命的專屬光芒。」

今年榮膺24屆中研院院士的潘玉華校友,是他大學時代的同學,也是他做基因研究的學術伴侶,兩人從大學時代訂情,大學畢業後結婚、生育一雙兒女,他很感激妻子的真情陪伴,也感謝岳家後來給他們的全力支持。他說:「妻是我的大學同班同學,她在我一介不名時便篤定相伴,陪我走過不算短的無光時期,岳家起初雖心疼女兒而不贊同婚事,但婚後卻給了我們最大的照顧與扶持。」 回顧在師大四年的訓練,他覺得頗紮實。雖然當年的研究環境,並不能盡如人意,但系主任諸亞儂教授聘請不少海外回來的客座教授,開設不少新課程供同學選修,激發大家做學術研究的興趣。今天45位畢業同學中,有26位獲得博士學位,分散於海內外學術界。他認為同學今日的成就都可以歸功於當年老師的啟發,例如:陶傳武老師、楊冠政老師,迄今仍令他印象深刻。他說:「當年師大在有限的經費設備下,老師把他們所能懂得的,全部教給你,毫不保留,我很appreciate他們的盡心盡力!」

也許是基於這樣的感恩心態,他一直強調師大的學術成就不弱,尤其師大的校風,造就了真摯的師生情誼,不僅僅是比別的大學多修一些教育學分而已!他認為這是「師大之所以稱師大」的特色之一。他說:「這種真摯的師生之誼,在學術研究上是非常重要的,拿掉這種關係,不會建立良好的學術合作關係!」

瞻望未來,他期盼理論研究能落實為臨床醫學上的應用,使人類免於癌症之苦。他說:「學術研究之路,永無止境。我做的工作很基礎,雖最先找到了抑癌基因,但須應用於臨床上,怎樣幫助癌症病人,還要靠醫學上的努力。任何成功的事件,都不可能是一個人成功而已。癌症是今日人類健康的一大威脅,是目前生物醫學上極重要的課題,瞻望未來,為願人類能免於癌症的痛苦!」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