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校友
第二屆(2002)傑出校友

姜傳康

系 級:理化系54級
學 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學士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物理碩士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物理博士
經 歷:美國賓州大學博士後研究
    美國聯邦商務部國家標準及技術署(NIST)
現 職:美國聯邦商務部國家標準及技術署(NIST)

具體傑出事蹟

1.姜傳康校友對導電高分子化學有卓著貢獻。他與諾貝爾得獎人白川英樹共同用掺滲溴的方法使不導電的塑膠聚乙炔,變成導電性的塑膠,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導電塑膠。他首創高分子掺滲雜質的方法,用來製造導電與半導電體塑膠,打開了導電高分子學的大門。他的研究為今日高分子電子應用奠下基礎。西元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論文,姜校友是領銜作者。諾貝爾委員會引用四篇原始論文,其中三篇是姜校友的作品,而且兩篇是領銜作者。
2.姜傳康於1978年進入美國聯邦商務部國家標準及技術署,從事高分子材料在電子應用工業上的研究工作。迄今為止,他發表的研究論文已超過一百餘篇,並榮獲多項美國專利權。

母校的關懷,永銘於心

1949年,姜傳康從六歲進入歷史悠久的日新國小一年級起,就一直在臺北市區長大、受教育。初中、高中讀建國中學,考進師大理化系後,常是一個學期修習四十多個學分,學校課程之餘,他更喜愛進一步追求課本以外的科學新知。畢業後,姜傳康回建中教了兩年書,他覺得縱使在建中,處在升學的壓力下,學生的興趣不在「什麼是物理」,而是「標準答案」,他認為「標準答案」是找得到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學習物理的精神。為了在物理知識領域能更上一層樓,1968年姜傳康踏上留美之途,追求科學的奧秘。2002年,師大五十六週年校慶的頒獎典禮上,姜傳康以傑出校友的身份回母校領獎。久別後重返臺灣的感覺,他說臺灣進步很多,與記憶中很不一樣,然而,回到母校所感受到的那份濃濃的回家的感覺,卻又是那樣的熟悉,恍如昨日。

出國後,姜傳康在西密西根大學待了兩年,取得碩士,隨後選擇到密西根州立大學讀博士學位,專攻固態物理。不久,他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漸露頭角。但姜傳康對自己並不就此滿意,博士後他進一步選擇一個嶄新的研究環境,加入賓州大學的有機固體研究,這對他的研究方向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很多事都得從頭學起,卻也因此使他的眼界更加寬廣了。姜傳康表示,很多人研究領域偏於保守,或侷限於物理,或侷限於化學,他勇於跨越領域,做的工作常在知識的尖端,有機會發現創新。他是學物理的,可是他能夠和學化學的人一起研究,甚至他的許多論文都在化學領域中發表。

令人讚嘆的是,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所引用的三篇原始論文都市是由姜傳康在賓州大學時提出,他將化學實驗融入物理實驗中,首創「掺滲雜質」實驗法,測量聚乙炔的導電性,由此發現了導電塑膠,開創了導電塑膠化學的新紀元。局外人很難想像的是,設計、策劃、完成關鍵性化學實驗的人,竟是學物理的他。之後,姜傳康進入美國聯邦商務部國家標準及技術署工作,現在從事高分子材料應用研究。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頒獎典禮中,他以化學獎的貴賓身份受邀出席,化學獎的頒獎主題是「導電塑膠的發現與發展」。

畢業三十多年後,再次步入師大校園,姜傳康的感覺是「非常溫暖」,母校的關懷,永銘於心。他更期許學弟妹,莫辜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課外能夠多上圖書館,善用現代網路科技,追求新知,選擇適合自己發展方向的途徑,腳踏實地,走在時代的先鋒,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