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景變遷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時期(1922年至1945年)

最初為一庭院式、圓環狀的水池。水池中央綴有假山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時期的水池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時期(1946年至1955年)

師院創校初期未有太多更動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校時期的水池

臺灣省立師範大學時期(1955年至1967年)

1956年,水池中央多一平台,曾被稱為「師大之泉」,又因池中荷花圍繞,被稱為「荷花池」。
臺灣省立師範大學時期的水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1967年-1976年)

1967年至1976年,水池中央的平台由噴泉造景取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的噴泉造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的噴泉造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1976年至1977年)

1976年,噴泉造景進行施工改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的噴泉造景進行施工改建
1977年,噴泉景觀造景換上蔣公銅像,銅像左右各有八道噴泉口,相當壯觀。銅像前後各有台階,供人進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的蔣公銅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的蔣公銅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1986年至2011年)

1986年至2011年,銅像四周改為植栽景觀,噴泉造型不復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的蔣公銅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2011年至今)

2011年,校門口原址仿舊日水池樣貌,改建為全新的藝文廣場「水平方」,於2011年10月28日正式啟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期的水平方廣場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