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生平事蹟年表

年份 事蹟
1930 5月20日生於上海市,本名李子達,排行第三。
1937 3月,全家遷往西安。蘆溝橋事變前兩天,隨父母親隱居西嶽華山。
1946 7月,全家由西安復員回上海。8月,轉入上海私立復旦實驗中學高中二年級就讀。
1948 考入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藝術教育系戲劇組,年底遷來臺灣,轉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育系。
1951 青年節,參加大專院校勞軍團訪問澎湖、金門前線。
1952 自省立師範學院教育系畢業,8月,到高雄鳳山接受第一期預備軍官訓練,為期一年。
1953 任教於省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1954 任《自立晚報》文教記者,並參加話劇、電影演出。
1955 8月,與體育系同學王為瑾結婚。
1958 與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臺語片《王哥柳哥遊臺灣》,首次執導演筒。

李行生平事蹟年表

年份 事蹟
1963 導演影片《街頭巷尾》,首開「健康寫實」電影先河。應中央電影公司總經理龔弘之邀,聘任為導演,與李嘉合作導演國人第一部自力攝製彩色影片《蚵女》。
1964 執導中影健康寫實影片《養鴨人家》。
1965 改編瓊瑤小說《六個夢》中《追尋》為《婉君表妹》、《啞妻》為《啞女情深》,掀起瓊瑤小說改編電影風潮。
1969 與胡成鼎、蔡東華、陳汝霖、劉登善、白景瑞、張永祥、賴成英、林贊庭等人合組「大眾電影公司」。獲中國文藝協會頒發文藝獎章。
1971 攝製構思多年的《秋決》。
1978 導演鄭豐喜生平故事同名傳記小說《汪洋中的一條船》,建立鄉土寫實路線。
1979 導演《小城故事》。獲國民黨中央黨部頒華夏二等獎章(電影界獲此榮譽係第一人)。
1980 拍攝臺灣鄉土作家鍾理和的傳記電影《原鄉人》。
1984 與郭軔、馬驥伸、趙寧、白景瑞、張美君、廖祥雄、梁銘越、余秉中、羅慧明等成立「九九影會」,把經驗分享給對電影有興趣的學弟妹。

李行生平事蹟年表

年份 事蹟
1987 擔任第三十二屆亞太影展籌委會秘書長。
1989 「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籌組成立,被推選為首屆理事長。
1990 金馬獎常設機構成立,被推選為「臺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首任主席。
1991 續任金馬獎執委會主席,修訂執委會章程,更名為「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1992 續任金馬獎執委會主席。與香港導演會會長吳思遠促成在香港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
1993 第三十屆金馬獎,擴大舉辦廣邀臺港資深影人參與盛會,且頒獎給從影五十年以上的資深影人。
1994 獲選為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1993年最佳導演。
1995 獲頒第三十二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1996 接任臺灣電影文化公司董事長。
1998 獲頒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章。

李行生平事蹟年表

年份 事蹟
1999 70大壽暨從影50週年紀念,分別在臺北及上海舉辦「兩岸電影半世紀-謝晉、李行影展」。時報出版公司舉辦《行者影跡:李行電影五十年》新書發表會。再度擔任「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九二一地震,臺灣電影文化公司全毀,公司宣佈結束。
2001 成立「李行工作室有限公司」。
2004 獲頒臺師大第四屆傑出校友獎。
2005 中國電影一百年,大陸電影界為李行出版紀念郵票壹套。
2006 擔任「第51屆亞太影展」評審團主席。全力推動多年,包括大陸、臺灣暨香港電影史於一冊的《中國電影圖史》,12月28日正式出版。
2007 10月,在蘇州舉行的第十六屆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臺灣著名導演李行電影作品專題影展》。
2008 積極進行籌劃多年,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合作的舞臺劇《夏雪》,將於2009年元旦在國家戲劇院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