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校友
第六屆(2006)傑出校友

許義雄

系 級:體育學系55級
學 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教育學士
    日本國立東京教育大學碩士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哲學博士

具體傑出事蹟

一、從事教育學術研究過程或實務工作述要:

許義雄教授以體育原理作為學術領域起家,名享1970年代迄今,1980年代朝「體育思想」領域鑽研,影響所及,直指國內各項體育重要政策訂定及體育教學方針。1990年代著手開發「運動教育學」領域,對於當代體育課程、教學及師資之改革,可謂不遺餘力,始終站在領銜的地位。及至扁內閣成立,受邀擔任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主任委員一職,對於許多國家重要政策及提昇我國國際地位上,皆開創一番新局。在返回教育崗位後,眼見「體育原理」、「體育思想」及「運動教育學」皆已蓬勃發展,乃於2000年另闢「身體文化」的學術領域,結合各項身體經驗與運動文化於其中,俾使體育的學領域向更寬廣的視野邁進。許義雄教授從任教迄今,所指導的碩博士畢業生目前皆擔任國家重要的體育行政及國內體育教學之傳播工作,這一股學術的人力,承繼許教授的意志,正在為國內的體育的學術研究與實務工作。此亦為許教授在體育界之重要貢獻與成就。

二、對教育學術研究或實務工作之重要貢獻:推動體育學術研究,提昇國際體育學術地位。

(一)成功爭取主辦國際體育健康休閒舞蹈協會(ICHPERD)在臺召開年會(2002)。
(二)成功爭取主辦國際高等教育體育協會(AISESEP)在臺召開年會(2001)。
(三)策劃我國大專體育總會加入世界大學運動會為正式會員國(1987)。

三、以往獲得教育學術研究或實務工作獎勵情形

(一)獲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體育終身成就獎(2005)。
(二獲行政院一等功績獎章(2001)。
(三)獲國際體育健康休閒舞蹈協會(ICHPERD)領導貢獻獎(2001)。
(四)臺灣省推展體育有功人員獎(1990)。
(五)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木鐸獎(1989)。
(六)國立臺南師範學校第二屆傑出校友獎(1989)。
(七)獲國科會優等獎助(甲等)十七次(含研究計畫)。
(八)獲教育部體育學術專題研究獎助十九次。
(九)獲臺灣省教育廳體育專題研究獎助四次。
(十)臺北市教育局專案研究獎助二次。
(十一)獲青輔會專題研究獎助乙次。

四、重要教育學術研究或實務工作成果

(一)主持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推動教材系統化,革新教學與評量方法
1.各級學校課程改革工作(含大專體育課程改革)。(有資料紀錄)
2.主持或協助高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修訂與推廣工作。(有資料紀錄)
3.完成體育課程系統化之規劃,有利學校體育課程之落實。(有專書出版)
4.完成體育國家標準之訂定,有益體育基本能力之開發。(有成果報告書)
5.推動樂趣化與創意體育教學,提升體育教學績效。(有專書出版)
6.推動多元評量,編製中學體育評量手冊。(有專書出版)

(二)提倡體育草根計畫,落實臺灣體育文化紮根工作
1.創設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推動「選訓賽輔」一貫政策。(時任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2.製作百年臺灣體育影像集,落實本土體育文化之建構。(時任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3.攝製臺灣世紀體育名人傳,建構臺灣體育人物傳奇與榮耀。(時任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4.創設臺灣身體文化學會,積極推動臺灣身體文物蒐整工作,有益臺灣身體育文化之整合與發展。

(三)受聘擔任各項體育專業推動工作之重要職務。
1.受聘擔任亞洲體育與運動學會副會長(2002-2004)。
2.受聘擔任東北亞體育史學會副會長(1995-1997)。
3.擔任中華民國體育學會秘書長、副理事長、理事長等職務,創設分科會;推動體育學術研究,成績斐然。
4.擔任體育學系(研究所)主任(所長)積極發展體育學術整合型研究案,績效顯著。
5.擔任第一屆全國體育會議大會專題演講人。
6.擔任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總召集人。

個人生涯簡述

我出生雲林縣水林鄉,公務員家庭,兄妹共六人。家無恆產,自小就意識到若要出人頭地,只有在書中尋找黃金屋。

1955年北港初中畢業,進台南師範學校普通科。服務小學四年後,於1962年考入母校體育學系。其間,一度醉心文學,曾與張良澤、季季、鍾鐵民、林懷民等人合出「本省籍青年作家小說選集」(鍾肇政主編,文壇社出版,社長魏子雲)。原想轉系,被導師及系主任勸阻,後留校當助教,與同班同學黃瑩淨女士結婚。1971年以日本文部省獎學金入東京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班,1992年獲日本筑波大學博士學位。

2000年政黨輪替,意外承阿扁總統拔擢,入唐飛及張俊雄內閣,任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4年2月,屆齡退休,8月受聘實踐大學講座教授。目前擔任台灣身體文化學會理事長,從事台灣身體活動資料蒐整,仍然是忙碌的日子,快樂的工作。

得獎感言

細數從1962年進師大,到2004年退休離校,經過了四十餘年,從學生到為人師表,角色雖各有不同,與師大同體共生,愛惜師大的心境,始終沒有改變。

師大體育學系,早期曾有一段輝煌的歲月,一流的師資,勤奮的莘莘學子,奠定了師範體系的典範,也豎立了晶亮的招牌。因此,每想到焦嘉誥老師的暈倒教室講台,竟而撒手往生;楊基榮老師拖著步履維艱的腳步,上氣不接下氣,困難地登上體育館三樓,只為了回來看看師大的成長進步,就不難看到,師長們心繫師大的感人故事。

又如,吳文忠老師,晚年為類風濕關節炎所苦,以九十高齡,仍能完成「古代埃及體育史」的譯作,毅力之堅強,無人能出其右。江良規老師的才華橫逸,口不遮欄的罵人藝術,「厚黑學」的導讀,都發人深省,受用不盡,不意竟英年早逝。朱裕厚老師的嗓門最大,上課時總是盡心盡力,比手劃腳,認真負責的態度,令人終生難忘。謝天性老師,三棲(籃、排、田徑)國手,高挑的身材,超人的語言能力,幽默的談吐,都能引人入勝,不忍離去。劉錫銘老師,光復後第一代台灣大學生,博學多聞,滔滔不絕的有趣理論,如數家珍的台灣趣聞逸事,常使他忘了下課,學生也忘了用餐時間。

如今,師長們或已作古,或已白髮蒼蒼,垂垂老矣,睹物思人,想到「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不無感觸。

那天,清文帶著夫人從美國回來,說好同學要多聚聚。他說都已是六、七十歲的人了,難得有相聚的機會。說的也是,每想到,在校天真浪漫的歲月,成夫遭到兵變的「苦酒滿杯」,三重埔阿陪的「一張車票」,還有敏政的「小白菜」,即使五音不全,仍能叫好叫座。尤其,廷雄的「在室仔」,阿川仔的「人老了」,演技絕妙,讓人回味無窮。還有考試前,看風水找座位,伺機而動的伙伴,無攻不克,無戰不勝的功夫。我們真該慶幸,讀到了好學校,選對了科系,才能有今天,或兒孫滿堂,或雄霸一方。

對母校60歲生日的期許

六十歲,是還曆之年,值得大喜的日子,不止慶賀圓滿完成一甲子的階段任務,也為繼起的未來,展開嶄新的佈局。

在承先起後,傳統與現代之間,期許母校,一方面秉持「誠、正、勤、樸」的校訓,循著前人立下的典範,踏著堅實穩固的基礎,穩健向前;一方面,本於「止於至善」的精神,求新求變,超越突破。 讓你我心手相連,並肩齊步,以一日師大人,終生師大人為榮,並同聲祝賀,母校大開大合,大家萬事如意,健康快樂。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