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校友
第三屆(2003)傑出校友

潘玉華

系 級:生物系61級
學 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系學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細胞生物博士
經 歷:第二十四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助教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助教
現 職: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醫學院分子醫學系教授

具體傑出事蹟

一、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二十四屆生命科學組)。
二、發現視網膜上的抑癌基因及心寫管系統基因中有多個抑制癌細胞分裂的作用。
三、曾獲得之學術榮譽:
‧Predoctoral Fellowshi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Giannini Foundatio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1986~1987)
‧Alcon Research Award(1994)
‧Program Director , NCI , Prog. Proj. “DNA Repair 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s”(2000~2004)
‧Society of Chinese Viochientists in America Presidential Outstanding Scientist Award(2001)
‧Scientific Director , Avon Breast Cancer Care and Res. Prog.,Univ. of Calif., Irvine(2002)
‧Chancellor Professor , Univ. of Calief. , Irvine(2002)
‧Academician , Academia Sinica , R.O.C.(2002)

得獎感言

目前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Irvine)的潘玉華教授,專長於癌症生物學、癌症遺傳學等,因為研究有關乳癌的基因,頗有突破性的成就,迭獲各項榮譽,包括榮獲第二十四屆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但這次得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頒發的第三屆傑出校友獎,是令她覺得十分溫馨而高興的獎項與鼓勵。

畢業於母校61級生物系的她表示:「我非常高興,因為我對師大有份特別的感情。」大學四年加上唸生物研究所碩士班及擔任生物系助教七年,總共有十一年的歲月是在師大度過的。她回憶這段時光,覺得充實而愉快。她說:「在師大的生活非常精采、豐富,不論是做人、做事、做學問都學到很多。」當年在生物系擔任助教,她非常認真的投入教學,除了和學生一起切磋學問,也締下了良好的私交,有的人迄今仍與她保持聯繫。

她將當時的生物系比喻為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師生間有濃郁的感情,她特別感謝當時的系主任諸亞儂。諸教授的專長是遺傳學。她說:「我當了諸老師七年的助教,學到很多。」而諸教授的第三位公子後來自台北醫學院(今台北醫科大學)畢業後,又成了她的第一個博士班學生,這樣交錯的師生關係,使她和現年已七十歲、定居於美國西雅圖的諸教授一直保持密切來往。 而母校生物系許多當年令她印象深刻的師友,現在有些已退休,有些仍留在母校工作。例如史金燾教授,當年指導她的碩士論文《細胞黏菌的分化》、鄭湧涇教授當年是帶她們班生化課的助教,現任系主任黃生教授當年是教植物學的講師,林金盾教授則是當年的同班同學,黃基礎教授教她的生理學,還有呂光洋教授…等等,登是她對師大甜美回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身為女性如何兼顧事業與家庭?她的秘訣是「有效的利用時間」。若不能樣樣兼顧時,她認為有些則可暫時緩一緩。她鼓勵有志學術研究的女性,不必為了家庭而將事業放在第二位:「只要有效的分配時間,其實可以兼顧事業與家庭」。而如何掌握時間?她認為在自己精神體力最好的時候要做重要的事。例如她是早睡早起的人,清晨五點起來,她會花兩小時思考較複雜的重要問題,閱讀專業方面的重要論文、報告。

她認為現在由於分科細密,在自己專業之外,最好和別的相關領域保持聯繫,可收觸類旁通之效。以她專業的癌症研究為例,細胞生長控制、對藥物的反應,細胞基因的修補……等等都是要了解的。細胞的作用是靠不同機制相互協調良好所致,所以她會藉電腦上網查資料、與相關專家合作、討論等方式求取新知。

談到科學研究,她認為最重要的是有好奇心、善發問。她非常鼓勵學生發問,常以各種方式獎勵學生,如在公開演講的場合發問可以加分。她認為發問、討論都可以刺激新觀念的產生。 目前她也教大學部的學生,一班兩百多人。對這種大班授課的方式她頗多感慨。現在很多大學由於經費限制,往往採大班制,同時科技進步,教材都可以上網,但她表示:「師生間面對面的互動,仍是無可取代的。」學生應珍惜這種能和老師討論的機會。她回憶當年在師大,一班人數沒有上百的,系上的教授陣容堅強,還有不少客座教授帶來新知,她覺得能和教授討論,獲益良多,也是一大幸事。 當然,最幸運的是在師大同班同學中找到終身伴侶,她很感謝師大:「我不僅唸了碩士學位,也找志同道合的丈夫。」她的另一半就是李文華院士,是第一位發現抑癌基因的科學家。兩人在人生道路上攜手並行,是令人豔羨的夫妻檔。她表示,研究有了成果可以共享喜悅,研究低潮時也可相互扶持,婚姻路上甘苦皆有,但一路走來她覺得很滿意!

不過她也表示:「研究的路很漫長,常常是歷經多次失敗的實驗後,才有一次成功。突破之前常有煎熬。有時心在實驗上,對家庭難免疏忽。兩個人都從事需要精神十分專注的科學研究,並不是那麼容易!」 她對母校的前景頗表樂觀,認為師大的畢業生除教書外,許多人在研究方面的比現也很傑出。當年的師大生物系如今已改為「生命科學系」,未來發展領域更寬、更有希望。她期望畢業校友都能努力維護母校的優良傳統。她自己也希望能有時間常回來講學。

對尚在母校求學的年輕學弟妹,她特別提出個人的期許:「希望大家在大學時代不只是求知、作學問,也能交一些好朋友,終身的好朋友!」

回到頁首